周太王

埋在无锡的泰伯和陕西的周武王是什么关系?根据“泰伯奔吴”的传说,泰伯为周太王的长子,为避弟弟季历及侄子昌(周文王,据说季历与昌贤能,周太王想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于是太伯与二弟仲雍出奔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示不同用,以避季历 。按此关系,泰伯为周文王之伯父,周武王的伯祖父 。而尽管许多史籍对“泰伯奔吴”建立吴国的历史都言之凿凿,但对此我一直深有疑问 。在商周之际,泰伯为了避位从周原地区出奔到三千余里外的吴地的可能性究竟能有多大?那既然说是泰伯建立了吴国,那么问题又来了,极其注重宗法制的周人给予作为周室长支的吴国的爵位为何又仅仅是子爵呢?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泰伯奔吴”的可能性以及对“泰伯奔吴”的由来作一下合理的推测!据说“泰伯奔吴”的原因是泰伯有兄弟三人,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季历比较贤明,而且季历的儿子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又有圣人之相 。所以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就特别希望能够在死后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季历再传位给昌 。而泰伯洞察了父亲的心意,于是就和弟弟仲雍一起出奔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以表明自己不能够再继位了 。而荆蛮之人觉得泰伯特别仁义,于是纷纷归附泰伯,拥立泰伯为君,国号“勾吴” 。但对这段历史典故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疑点 。第一,奔吴必要的经济条件基础 。“泰伯奔吴”绝不可能是“裸奔”,既然季历的儿子昌都展露出圣人之相了,那么作为季历兄长的泰伯、仲雍也必定早已有了各自的家眷,而要让季历以及昌将来能够顺利继位的话,那么泰伯奔吴也必定是要带走家眷的;另一个也能证明泰伯他们不可能是“裸奔”的原因是,周灭商后,追念泰伯的仁德,是派人去寻找泰伯的后人的 。由此可证泰伯的家眷当初是被泰伯带走的,既然是带着家眷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带着一定数量的随从用以保护家眷 。以泰伯与仲雍的身份来估算“奔吴”群体人数的话,那么最起码也应该是人数在几百到上千人左右的庞大群体 。既然是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那么他们出奔的目的地就一定要有能满足他们的经济条件基础 。众所周知,周人是一个农业部落,因农业而兴盛,最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周人的先祖--后稷就被称为农业之神 。稷就是一种小米,是周人最主要的农业作物,如果泰伯这一批周人要迁徙的话,那么他们按理来说也应该迁徙到适合种植小米的地区,而不是适合种植水稻的江南地区 。第二,当时的政治环境 。泰伯奔吴时期正处于商周关系紧张时期,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在位期间,便已开始蚕食商王朝的诸侯,也就是周人所言的“剪商” 。商周之间的关系在此期间特别紧张,商人后来还因此囚杀了周人的首领季历 。试想,商人又怎么能够允许这么一批周人通过自己的区域而绕道自己的身后,从而给周人从自己背后插刀的可能呢?第三,没必要逃那么远 。泰伯是为了避位,不是逃避仇杀,农业部落都是极为安土重迁的,以当时的经济条件与交通条件,迁徙不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那么轻松容易 。既然泰伯出奔是为了满足周太王的心愿,那么泰伯出奔,表表决心、意思意思也就得了,实在没有必要费那般辛苦劲逃那么远 。第四,至于荆蛮觉得泰伯仁义,归之千余家,拥立其为君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泰伯的这种仁义其实都是按照周人的文明道德准绳来说的,荆蛮人与周人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也不一样,相隔三千余里的话,就未必就能确定你泰伯是因为让位才奔吴的,再说即便知道泰伯让位是真也未必就把这当回事,你让位也终究是让给了自家人而不是让给外人的 。再有,当时做首领是有甜头的,荆蛮人未必就甘愿拥立异族人为首领 。我们看到周人伐纣灭商后,分封姜太公到营丘以建立齐国,姜太公就是靠武力打败莱夷才占据营丘的,按理来说姜太公是不说也很贤明,可是莱夷也没有到了主动归附的程度,而是互相间动了拳头的 。何至于荆蛮人就纷纷甘愿归附於泰伯呢?这归附於泰伯的千余家荆蛮如果说是泰伯当初带来的断发文身后的周人部落似乎更可信一点 。第五,“泰伯奔吴”后与周人断失联系已历经四、五代人了,所以就不能排除吴越之地的部落首领为攀高枝而冒认泰伯之后的可能 。rr《儒林外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了“祭先圣南京修礼”之事,吴太伯(即吴泰伯)在儒家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夫子曾经赞颂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太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他的两个弟弟依次是仲庸和季历,这两个名字可能我们都比较陌生,但是季历的儿子和孙子大家就比较了解了——他们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那么,吴太伯和周武王的关系就缕清了——周武王的爷爷是吴太伯的弟弟,即,吴太伯是周武王的堂祖父 。吴太伯本事古公亶父的嫡长子,有着继承爵位的优先权,但是他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权利,并主动“奔吴”,其原因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记载:“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也就是说,太王古公亶父有意于隔代传位给姬昌,所以就必须先传位给自己的幼子季历 。吴太伯很清楚父亲的意图,再加上他也认为弟弟季历非常贤明,于是就主动放弃了继承权,逃到了当时尚为荒蛮之地的“荆蛮”,并且文身断发,抛弃了炎黄的传统,自任为蛮夷 。如此一来,季历就是再想让位也不可能了 。而吴太伯也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政治能力,他在荆蛮之地很快定居下来,并且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句吴(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他也正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的祖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