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日期

中秋节起源于何时?它是如何成为我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那些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仿效帝王的做法,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对着天上的一轮像玉盘似的月亮拜月,赏月 。这天的月亮是一年当中最亮最圆的时候,又有嫦娥奔月成仙的神话故事,给人于无限美好的遐想,期望神仙给人间带来好运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 。到了八月十五月儿圆这天,人们拜月赏月吃月饼 。据说月饼以前叫胡饼,有一年中秋节,唐太宗李世民和贵妃扬玉环在月下赏月,品尝月饼,唐太宗觉得胡饼的名字不好听,贵妃娘娘望着明月,若有所思,不如把它叫做月饼可好?唐太宗一听高兴坏了,名字好听,圆圆的形状像月亮,,象征着阖家团圆,太有寓意了 。从此胡饼改为月饼了,一直沿袭至今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成为传统固定节日,与春节齐名 。节日期间上至宫廷,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换上节日盛装,准备丰富的菜肴,拜月,赏月,吃代表团圆的月饼,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盛况空前 。元朝末年,为了反抗元朝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朱元璋率领义军反抗,联合各路义军准备起义 。由于统治者搜查严密,起义的时间传送不出去 。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办法,把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以送礼的方式向各路起义军送达,以遮人眼目 。各路起义军及时收到信息,共同高举义旗,大获全胜 。朱元璋把月饼犒劳三军,以示奖赏 。到了明清,中秋节人们互赠月饼,演变成我国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rr中秋来临之际,按照惯例再来讲讲起源于何时,是如何成为我国传统节日的,大家不要嫌我絮叨,作为一名文史普及作者,水平有限,主要是将繁杂的古代历史,以浅显的方式讲出来 。中秋节的说法都有哪几种?中秋节的说法很多,其中仲秋节应该是最像的,古代说一不说一,而说“伯”,说二就说“仲”,成语伯仲之间的意思就是差不多的意思 。仲秋的意思,就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除了仲秋节外,还有称为八月节的,这种说法在唐朝时期就有,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叫,我认为跟老百姓的习惯有关,在我们农村,管一月十五元宵节叫正月节,管五月的端午节叫五月节,管八月的中秋节叫八月节自然就更容易理解 。也有根据中秋的寓意叫团圆节的,意思是中秋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叫团圆节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与中秋节是怎样的关系?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以及形成的说法,至今说法不一,一般来说都与古代的神话故事相关,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一般来说,通过各种影视剧,我们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讲述的是,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导致民不聊生,后来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而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又娶了善良美丽的嫦娥,成为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然而好景不长,在后羿到昆仑山时遇到了王母娘娘,求得长生不老药,服用此药后可以升天成仙,因为长生不老药只有一颗,后羿舍不得嫦娥,就没有食用,并且交给嫦娥保管 。有一天后羿出门狩猎,他的一个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土地逢蒙趁机去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坏人手中,只能自己吞服,最终成了月亮上的神仙 。后羿回家之后,悲痛欲绝,发现嫦娥就在月亮上,后羿思念嫦娥,就在后花园里面摆上嫦娥爱吃的东西,祭奠在月宫的嫦娥,后来百姓也知道嫦娥成仙,因此都纷纷在月下祭奠嫦娥,中秋节的风俗逐渐传播开来 。这些神话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当中,是我国古典神话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祭月的活动早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 。中秋节是起于祭祀,还是农耕?真正的关于中秋的记载,最早在《周礼》中出现 。关于中秋的起源,版本较多,但比较科学的说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中秋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礼记》记载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的意思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开始有祭月、拜月的活动了 。后来贵族大臣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于是中秋赏月也成为了一种祈求阖家团圆,吉祥如意的传统 。另一种说法是关于农耕的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也有收成的解释 。《尚书·盘庚》记载:“若农服田秸,乃亦有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