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辞

《十翼》用以解“经”是否各有一定的侧重点或特定的角度?《十翼》,也就是《易传》 。“传以解经”,《易传》恰好整十篇,所以称“十翼” 。而且,汉儒相传,孔子作“十翼” 。《十翼》具体是——《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一“翼”,有人解释为“翅膀” 。但就这个字的含义来说,是辅助的意思——辅助对《易》的理解 。因此,《十翼》确有所侧重——1,《彖传》上、下 。“彖”,通“裁”,含有裁断之义 。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就是彖辞 。彖辞,也叫卦辞 。对彖辞的解释,称为“彖传” 。《彖传》共六十四条,专门解释《易》之卦辞 。2,《象传》上、下 。分为大象和小象两部分 。“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征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解释卦象和卦名的含义 。“小象”,是对各卦爻象和爻辞的解释 。3,《文言》 。是对乾坤两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 。;里面有不少前人的说法以及《彖》、《象》解易的言论 。4,《系辞传》上、下 。分为上、下两篇 。是解说《易》之全书义理的通论,被看做是《易传》思想的集中体现 。后世易学,大多深受其影响 。5,《说卦》 。说明重卦的由来、八卦的含义、八卦所取物象和所处方位 。其核心是“天道为阴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由此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 。对后世易学中的“象数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6,《序卦》 。是对《易》之通行本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说明 。7,《杂卦》 。东晋经学家韩康伯称此传“杂糅众卦,错综其义”,不着重于卦义,而是押韵编成的“六十四卦歌诀” 。二孔子作“十翼”的说法,最早起于东汉的谶纬之书《易纬》——即以《易》为“经”,解“经”作“纬” 。其曰:“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 。”此书作者不明,隋代焚毁经纬之书时被毁,清《四库全书》收录残卷 。对于孔子作《十翼》,或曰《易传》,最早系统提出疑问的,是宋代的欧阳修,他写了《易童子问》,提出了许多很有道理的疑辩,指出尤其是《系辞传》和《文言》中自相矛盾处不少 。上个世纪上半叶,又有国内一些学者对于孔子作《十翼》提出质疑,如胡适、顾颉刚、钱穆、李镜池、余永梁、等等 。归纳古往今来学者的看法,大致如下——《十翼》或称《易传》,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春秋战国相交、战国中后期和秦汉以后三个阶段形成 。孔子作《十翼》的说法,基本不可靠 。孔子的后学,但是在孟子之后的儒家,参与了《传》之编纂 。特别要说到的是,在《十翼》编纂过程中,一定也有其他学派参与其中 。例如,其中体现儒家"阴阳"思想的词语频率,竟大大低于反映道家"刚柔"思想的词语频率 。《十翼》或《易传》中的《彖传》和《象传》,最为严谨且成体系,但明显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大约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时期,写成时间,应该不早于战国中期 。《系辞传》和《文言》,同样不出于同人亦不编于同期 。这两篇传中,有了"观象制器"的记载 。而这一思想,是西汉易学家京房首先提出的,就是说,成书当在京房之后 。而且,这两篇中,都讲到了殷商以前更早的帝王,如《系辞传》说到了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观象制器" 。这样的记载,更证明其成书于汉代 。《说卦传》,其中大量吸收了《京房易》的思想,应该也在京房之后 。《序卦传》,孔颖达亦认为此传不很符合孔子的思想,此传由后人附会写成的可能性最大 。《杂卦传》,则一定在汉代刘歆班固之后 。rr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流传的《周易》实际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叫《易经》,作者是周文王 。史料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即是指此事 。第二部分叫《易传》,相传为孔子所做 。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由此而把串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三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韦编三绝”的成语 。《易传》总共分为七章十篇 。《彖》《象》《文言》《系辞》各自分为上下章,加上《说卦》《序卦》《杂卦》,总共十章 。由于后人将这十章附在《易经》后面,被称作“十翼”,“翼”者,附翼、辅佐也 。就是说它是帮助人们认识、理解《易经》的,所以成了“十翼” 。既然《易传》总共分为“十翼”,那肯定是从不同角度对《易经》进行说明的 。具体来说,《系辞》即系在后面的意思,总论易,因其篇幅长,分为上下;《彖》即彖词,上下两部分,是对上经30卦和下经34卦共64卦,逐一做了注解;《象》分上下两部分,对《易经》64卦辞,以及386爻(包括乾的用九和坤的用六)进行卦象说明 。对卦辞说明叫大象,对爻辞说明的叫小象;《文言》是单独对最重要的乾坤两卦进行了反复注解;《序卦》说明了64卦的排列顺序;《杂卦》打乱64卦的顺序,从卦德的角度进行说明 。由于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贡献和作用,加上自古至今注《易》的人里面,他是距离西周文王时期最近的研究者,所以他的注解可能是最接近原意的 。所以,当它和《易经》结合之后,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成了后人和当代研究《周易》最重要的文献 。十翼之名,最早文献见于《易纬·乾坤凿度》 。《史记·孔子世家》也有说明 。到了唐代,孔子的第31世孙、经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里记载:“若夫龙出于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则《十翼》彰其用 。”到了宋代,《周易》成为六经之一,为历代学人所必读之书 。可以说,《易经》有了《易传》这“十翼”,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最后送上一张我读过的部分《易》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