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一块更好的屏幕有多难( 三 )




迄今为止,在显示行业的三次技术升级中,从没有哪个国家的显示产业 “守擂成功”,上代技术的开创者都沦为了下代技术的路人,美国 RCA,日本夏普、松下皆是如此 。(如果三星能在 Micro LED 上继续领先,它就打破了这个 “魔咒” 。)


守擂难,是因为从显像管到液晶再到 OLED,生产技术和工艺不完全是延续的,而是跳跃的 。比如液晶制造相比于显像管增加了很多半导体工艺,未来的 Micro LED 的半导体成分还将更高 。仅靠行业里的既有人才和过往经验,很难做成需要跨领域知识和产业链重整才能做成的新产品 。那些陷于自己过去成就、学习速度不够快的公司,就会被扫进故纸堆 。


中国公司尚未体会过这种 “创新者的窘境” 。上世纪 70 年代在民用领域引入显像管技术至今,中国公司主要在学习和跟随,即引入已有产线和技术,生产现成能用上的产品 。它们缺乏余裕和能力做下一代技术投入 。


跟随的性价比看起来不低,京东方、华星光电这样的龙头面板公司业绩非常好 。京东方去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长 4 倍,华星光电同比增长超 3 倍 。京东方也反超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面板企业 。


但止步于此是危险的 。首先,京东方们的惊人增长与面板价格的周期波动有关,不可持续 。上一轮液晶涨价周期已在去年夏天结束 。


跟随的更大问题是会陷入追赶的循环:每当一代新技术到来,跟随者先是会遭遇技术封锁;做出来后又面临价格打压;终于熬过了价格战,份额开始提升,钱没赚几天,更新的技术又来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产能面临淘汰 。


淘汰之惨烈,有时会导致一批公司全灭 。随着 2007 年液晶电视销量超过显像管电视,此前花 30 多年陆续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八大彩色显像管厂商陆续停产、欠薪、裁员、倒闭 。


这就好像一个人刚刚跋涉数年,停下来吃口饱饭还没几天,马上又得重新赶路 。做不出来,熬不过价格战,熬过了但利润一般……追赶循环中的每一关,都可能使公司倒闭、巨额投资付之东流 。


新技术变革的速度正越来越快,从显像管被产业化的 1930 年代到液晶产业化取得突破的 1980 年代是 50 年,从那时到 OLED 是 20 多年 。这意味着追赶者的喘息空间越来越少,刚赶上上一代技术,下一代新方案就已有应用苗头 。


打破这种追赶循环的方法是自己参与定义下一代技术 。它需要一个公司和它所处的产业链能在众多不成熟、不确定的技术路线里作出抉择,然后把实验室技术变成可重复生产亿万次,且成本合理的商品 。做抉择要赌性,做抉择后的技术攻坚要肯拼且善于合作 。


美国、日本和韩国先后在显像管、液晶和 OLED 上经历了这个过程 。这三代技术萌芽时,中国公司尚没有实力参与技术定义、游戏规则和分工方式设计 。但正在发展的 MLED 给了中国公司试一次的可能性 。


四地竞合,两种选择


MLED 被提上日程,是因为目前最主流的液晶显示和已在高端手机市场立足的 OLED 都有缺陷 。


液晶自己不发光,所以需要在背后有光照亮它,即 “背光” 。即使显示黑色时,液晶的背光也会被点亮,这就像用强光照射半透明的黑色物体,黑色会显灰,色彩失真 。OLED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用有机发光材料绘制单个像素点,让像素实现 “自发光”,这就省去了背光 。但由于成本高、有机发光材料会衰减、不稳定,OLED 寿命相对短,使用场景受限,在平板、电脑、电视上的渗透率并不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