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时间

真实的印度尼西亚是怎样的 , 当地人的哪些习惯让人受不了?来到印度尼西亚才知道月收入5000元就是高收入 , 1000元不到就能请个保姆 , 来到印度尼西亚才知道当地人一半的时间堵在路上 , 吃饭习惯脱了鞋坐在地上 , 上厕所用勺子舀水不用纸 。?印尼初体验几年前到印尼出差 , 公司在当地租了一套公寓用作办公生活 , 下飞机就和接机的司机联系 , 司机是公寓的房东派来的 。从机场出发还算顺畅 , 进入市区车速就变得越来越缓慢 , 马路逐渐拥堵 , 不一会车子就停在原地一动不动 , 我看到车外的摩托车见缝插针地穿梭在车流中 , 就拿出手机来拍照 , 司机笑着说是肯定第一次来这里吧 , 呆两天就会习惯了 。我发觉骑摩托车的人基本上穿着长袖的外套或者是夹克 , 司机说白天紫外线强烈 , 当地人怕晒黑 , 在太阳下就裹得很严实 , 可是我感觉他们的肤色已经很深了 。在一个十字路口 , 我看到有个人挥舞着旗子在指挥交通 , 我们的车要通过路口时 , 那个人就拦在车前不让我们的车过 , 然后他就让对面的一台车先转弯 , 再让我们开车 。我好奇地问司机怎么情况 , 司机说他们帮需要转弯的车辆截停其他车 , 不过转弯的车辆要给他们小费 , 我回头见到刚才转弯的车主正掏钱给那个举旗子的人 。经过漫长的堵车 , 终于来到租住的公寓 , 房东是华人 , 在当地经营一家公司 , 有几处房子 , 我和他说在市区堵了两个小时 , 他笑着告诉我在当地堵车是生活的一部分 , 不是在堵车就是在去堵车的路上 。他公司里不少员工住在郊区 , 每天早晨三四点就出门 , 40公里路要开2个多小时才到市区的公司上班 , 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规律 。吃饭时和房东聊起司机 , 他告诉我这是他家里的专职司机 , 另外家里还有两个保姆 , 一个做饭打扫卫生 , 一个帮忙带小孩 。房东说在印尼不是有钱人才会请保姆和司机 , 当地的保姆一个月工资1000左右 , 司机一个月2000左右 , 很多普通家庭同样会请保姆和司机 , 家里有个保姆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印尼的收入水平印尼大部分地区人均月收入在1100到1600元之间 , 雅加达的平均收入最高 , 在2000到3000元之间 , 雅加达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200元 , 但实际上很多人的工资并没有那么多 。在印尼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月收入很低 , 不到1000元 , 建筑工人月收入1245元 , 护士月收入1400元 , 机关单位员工月收入1800元 , 金融机构员工月收入1950元 , 像医生、大学老师、律师等行业月收入接近5000元 , 在当地属于高收入人群 。印尼人的收入不高 , 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加班 , 日常工作时间就是一周五天 , 每天8小时 , 难得有人会为了加班费留下来继续工作 , 基本上到了下班时间就回家 。他们每天要做5次祷告 , 上班时间遇到祷告的时候就会放下手上的工作 , 集体去进行祷告 , 每周五下午当地公司会提早下班 , 甚至下午不上班 , 因为礼拜五的下午3点是他们最重要的礼拜时间 , 不能错过 。印尼人普遍慢悠悠的性格加上每天要按时完成祷告 , 他们的工作效率实在是不可恭维 , 对于开会或者工作上约定的时间经常推迟 , 问他们总是回答别着急等一下就好 。印尼人的生活态度比较乐观随性 , 讲究和颜悦色 ,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 他们的脸上经常挂着笑容 , 和他们打交道很难发脾气 , 刚想发火看到他们无辜的表情就明白骂了也没用 。?印尼的物价印尼的瓶装水1.5元一瓶 , 大米3.2元一斤 , 印尼本地产啤酒11.6元一罐 , 牛奶10元一升 , 牙膏和洗发水15到20元左右 。印尼的胡萝卜5元一斤 , 土豆7.5元一斤 , 大蒜12.5元一斤 , 辣椒17.5元一斤 , 西瓜4.2元一斤 , 苹果8.5元一斤 , 芒果12元一斤 。鸡蛋12元10个 , 鸡翅12元一斤 , 牛肉30元一斤 , 在当地买鱼和虾等海产品比较便宜 , 海虾只要40元一斤 。印尼夜市的一个油炸串串1元钱 , 一碗丸子加面5元钱 , 一份海南鸡饭7.5元 , 一份汉堡包套餐20元 , 一顿牛排套餐80元 。印尼的生活成本里居住成本占比很高 , 租房的价格没有想象中的低 , 雅加达市区单卧室的公寓月租2000到3000元 , 80平的双卧室公寓月租4500元 , 当地的平均房价2万元一平 , 郊区比较便宜 , 只有市区的一半价格 。?印尼的巴迪克文化巴迪克是印尼特有的蜡染花布 , 用巴迪克面料做成的服饰是印尼人在重要场合必穿的衣服 , 从孩子出生到成年 , 从结婚到去世都离不开巴迪克的装饰 。当地人认为在喜庆的时间不穿巴迪克服饰 , 就不能称作完美 。每个地区的巴迪克有不同的风格 , 各种图案和色彩背后有当地的文化内涵 , 设计的图案从原先单一的点和线变得越来越丰富 , 大自然的动植物形象成为现在的创作灵感来源 。印尼的巴迪克有性别区分 , 女性穿的巴迪克图案比较有规律 , 花样线条是重复的 , 男性穿的巴迪克图案比较复杂 , 从视觉上看更加丰富多彩 。巴迪克原本是皇室和贵族才能穿的衣服 , 现在早已成为普通人的家庭服饰 , 很多印尼的公司每到周五就要求员工上班穿巴迪克 , 不少城市有巴迪克博物馆 , 是印尼人自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尼的女性一般会包裹着头巾 , 男性头上会戴无边的黑色帽子 , 通常是用平绒布制作的 , 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 戴帽子是男人成年的标志 , 代表要注意礼仪举止 。?印尼人坐地上吃饭在印尼你会发现到了晚上一辆辆流动餐车就排列在马路两边 , 餐车上摆满了当地各种小吃 , 主要以油炸食品和烤串为主 , 已经提前做好 , 只需要加热一下就可以吃 。像米饭之类的主食会放在纸袋里面 , 挑选好直接打开纸袋就能吃 , 当地人只能用右手抓饭吃 , 左手是用来上厕所的 , 不能碰食物 。印尼的小吃摊一般没有桌椅 , 就在摊位旁边地上铺着一大片席子 , 食客拿好食物就脱鞋盘腿坐在席子上 , 开始享受美食 。这样吃饭确实接地气 , 不过大家都脱了鞋吃 , 如果旁边有人的脚味道重一点 , 就不知道还有没有食欲和胃口吃下去 。在印尼本地餐馆 , 就餐时桌上会放上一碗清水或柠檬水 , 那不是给顾客喝的 , 而是用来洗手指的 , 边吃手抓饭边沾下水 , 这样米饭就不会粘在手上 。?印尼人喜欢大家庭居住在印尼很多人习惯大家庭居住在一个屋檐下 , 印尼的年轻人成年后 , 即便经济上独立也不会搬出去和父母分开住 , 印尼经常祖父母 , 叔叔伯伯 , 阿姨姑姑 , 几代人和亲属住在一个街区或者一栋楼里 , 倾向于保持近距离的生活 。在印尼的公园、草坪、广场上随处可见祖孙6、7个人组成的家庭在野餐散步 , 不少人买的私家车是7人座的 , 摩托车上一个大人载着三四个小孩很常见 。印尼人家里的厕所在蹲位或者马桶旁边会砌一个蓄水池 , 里面装着水和一个舀水的勺子 , 上完厕所就用勺子舀水冲洗一下 , 条件较好的家庭在马桶边会装着一根水管来清洗 。印尼人洗澡也是用到蓄水池里的水 , 用勺子舀水往身上浇 , 他们每天要洗两次澡 , 而且习惯早上起床洗一次 , 他们认为早上不洗澡的人不干净 。印尼农村有很多高脚屋 , 底层不住人 , 用来存放杂物 , 饲养家禽 , 二楼才住人 , 雨季不会遇到家里积水的情况 , 又方便通风 , 适合当地炎热潮湿的环境 。?印尼大街遍地摩托车印尼的马路上除了汽车就是摩托车 , 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放眼望去 , 密密麻麻的摩托车塞满了汽车之间的空隙 , 看不到路面 , 只看得一片黑压压的头盔 。等在十字路口快要绿灯时 , 摩托车就会轰出震耳欲聋的引擎声 , 仿佛置身于拉力赛的赛道上 。一见到绿灯 , 就看到身旁的摩托车呼啸而过 , 只看到远远消失的尾灯 。印尼人的摩托车不仅仅载人 , 当地人充分发挥摩托车的作用 , 当作货车来使用 , 随处可见拉着家电家具 , 或者装着一大堆货物的摩托车 。在印尼还有专门的打摩的软件 , 深受当地人的欢迎 , 因为印尼的堵车非常严重 , 坐摩托车要比坐汽车快得多 , 人们出门的首选自然是骑摩托车 。印尼人出门习惯用硬纸板箱当作行李箱 , 在印尼的车站 , 机场 , 到处能够看到人们手上举着一个大纸板箱 , 甚至有不少人出国的时候也带着纸箱装行李 。来到印尼才知道的事情印尼的水质处理不好 , 最好不要喝 , 即便烧开了还是容易拉肚子 , 烧饭做菜和饮用水就买瓶装水 , 洗澡洗脸的生活用水就用净水器过滤后再使用 。印尼人平时吃饭总喜欢点一杯饮料 , 去餐馆里服务员会第一时间询问喝什么饮料 , 他们对冰甜茶和各种鲜榨果汁很感兴趣 。印尼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送礼 , 在当地出个远门或者出差就要给亲戚朋友带礼物 , 空手回家会被认为是看不起别人的意思 , 主动要别人带礼物代表给你面子 。印尼人喜欢别人去他们家里做客 , 不管家庭的富裕程度如何 , 当地人的客厅始终保持着整洁有序 , 不少人家里地上还会铺着地毯 , 随时随地准备接待来访的客人 。印尼人结婚的时候 , 新娘会邀请前任到现场观礼 , 并且在仪式上和前任拥抱 , 对曾经的照顾表示感谢 , 前任也会对新娘送上祝福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 , 在巴厘岛有个一年一度的亲吻节 , 节日当天在马路上可以亲吻单身的小姐姐 。rr人也好 , 国也罢 , 最危险是自我膨胀 。印尼如果清醒认识 , 也许还会进步与发展 。可悲的是 , 它正适得其反 。一个大洋岛国 , 从未正视自己 , 而是一贯稍有发展便苛薄狂妄 。这就是印尼 。(本人看法勿喷)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