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古诗

《终南望余雪》真是“科考落榜诗”吗?问题:《终南望余雪》真是“科考落榜诗”吗?......前言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据《唐诗纪事》记载: 有司试《终南山望余雪》诗,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四句即纳于有司 。或诘之,咏曰:“意尽 。”……咏登开元进士第 。那么祖咏的这首诗为什么会受到“有司”的诘问呢?这一次落榜了还是录取了呢?一、《终南望余雪》问什么受到“有司”的诘问科举考试考诗赋是从唐高宗永隆二年即公元681年开始 。祖咏生于699年,据说祖咏在开元十二年(724)或者725年进士及第,那一年祖咏25岁 。祖咏之所以受到责难是因为,祖咏的诗不符合当时考试的要求,科举时候的诗是什么形式呢?我们看看祖咏的发小王维是怎么作诗的 。据说王维十九岁参加京兆府试,得解头,所作诗为《赋得清如玉壶冰》 。题目采用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的句子“清如玉壶冰”,所以名为“赋得清如玉壶冰”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凝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简单来说,考试的诗体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排律,祖咏这首诗只是四句的绝句,当然不符合要求了 。二、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作于哪一年? 《终南望余雪》(有人说题目是《雪霁望终南》)确实是开元十三年(725)的科举考试题目 。祖咏开元十三年(725)应进士试登第,这首诗题目也是《终南望余雪》 。如果这些记录确实无误的话,可见这首诗是当时的试帖诗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科举的省试诗限作五言六韵,祖咏不依规矩还能意外登第,不知道是开元时期的考场风气太自由还是讹传 。按道理说唐以诗赋取士时,“有犯韵及诸杂违格,不得放及第” 。因此祖咏的这首诗是不是让他及第成了千古之谜 。结束语王维有一首诗《赠祖三咏》 ,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秋天于济州官舍所写: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可见724(725)年中举的祖咏在前一年还“贫病子既深” 。不过第二年中举的祖咏才25岁,俗话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或许是祖咏年少轻狂撞了大运也未可知 。@老街味道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