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意思

你能说出唇亡齿寒的由来吗?唇亡齿寒成语则表示唇与齿的亲密关系,唇亡了,齿自然就感到寒冷了 。唇亡齿寒的出典:《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 。但凡关心历史或对汉语有研究之心的人都知道唇亡齿寒故事的出处?既然被邀请了,不妨赘述一下 。大约在公元700年前,东周列国年代 。晋国一直以来都想吞并虢国,可中间隔着一个虞国,于是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进言,只有借道虞国才能成事 。可献公又担心虞国拒绝?荀息又献计:“虞国君贪财,主公可将屈地产的名马和垂棘釆挖的宝玉进献给虞国公 。”但晋献公又担心宝物给了,虞国公拒绝借道又怎么办?荀息又说:“作为国君,他不会这样处理咱提出的问题 。只要虞国肯借路,这些宝物仍会回到你手中 。这好比您的宝玉只是临时让虞国公保管,骏马也暂时给虞国放养 。等到灭了虢国,归军时顺手将虞国灭了,宝物岂不又回到了您的手中?”晋献公一听有道理,于是一切遁计行使,虢国很快给灭了,旬息凯旋时又顺手牵羊将虞国也灭了 。而在之前,虞国大夫宫之奇也对虞国君说过“这是晋国的阴谋 。“但,虞国君得到了光彩夺目的宝石和神形俱佳的骏马,甚在欢喜之中哪里还听得进宫之奇的衷言逆耳啊!从此,虢国和虞国便从东周列国中消失 。唇亡齿寒的成语因此也因这两国的失败而应运而生 。rr“假道伐虢”的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献公家族自曲沃桓叔历经三代,六十七年,最终在获得晋国君权史称“曲沃代翼” 。在这个过程中,虢国曾经做过许多被曲沃家族认为敌对的事情 。晋献公即位晋国国君之后,意欲讨伐虢国 。但是要去讨伐虢国要经过虞国 。《史记?晋世家》记载,晋献公十九年,晋国派遣一个叫荀息的大臣“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 。虞国第一次借了路给晋国,晋国出兵攻伐虢国,夺取了虢国的下阳 。又过了三年,即晋献公二十二年,“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虞国有个叫宫之奇大夫劝谏虞国国君说:“不可以再借路给晋国了 。此时借路给它的话,它将会趁机灭亡虞国的 。”虞国国君不相信宫之奇说的,且以“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反驳宫之奇的劝谏 。但是宫之奇认为,泰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亡去,是以不嗣” 。虢国的虢仲、虢叔却是王季历的儿子,还辅佐过周文王,做他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且记录在册 。从血缘关系亲近来讲,虢国与晋国的关系比虞国与晋国的关系要近,现在晋国却要灭掉虢国 。再者,曲沃桓叔与晋昭侯本是叔侄,却被反目成仇,最终的结局是“曲沃代翼” 。虞国国君同晋君的血亲关系与桓叔、庄伯家族不值得一提 。宫之奇将虞国与虢国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 。“虞公不听,遂许晋” 。于是宫之奇赶紧就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了虞国 。那年冬天,晋国讨伐虢国,并灭掉了虢国 。【唇亡齿寒的意思】晋国军队在返回时,顺道偷袭了虞国,并灭掉了虞国,也俘虏了虞国国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