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家书是什么意思?谢邀,家书指的是书信 。家中寄给远在他乡亲人的信件 。rr杜少陵在《春望》中曾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安史之乱的乱世,天下兵祸,民不聊生,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生存生活 。你问的“家书”就是通常说的家信,安史之乱时的家书就是给亲人报个平安 。作为书信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家书是什么呢——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手机早已普及千家万户,九零后、零零后已经沉浸在信息时代,对传承了数千年的书信早已陌生了,更没有人坐下来写信 。书信是一种文化,承载就数千年的历史信息 。产生了鸿雁传书的故事,有了尺牍、手札或信札的名称 。居延汉简的出土,就发现了边关将士的许多家书简牍 。在汉代前,人们书写的主要载体就是就地取材木简或竹简 。简的宽度约一公分左右,简长一尺左右,所以书信就有尺牍的称呼 。把写好的简牍一片一片用牛皮绳从中间穿起来,这条牛皮绳就叫编,后来的编写,编辑就是从这条牛皮绳引发出来的;把用牛皮绳编好的简牍,叫册,有点象形的感觉,册就形成了后来书册;再把卷起来的简牍绑好,在连接处用黄泥封上,再未干透的泥上盖印,后来我们写信用信封封装信件,黄泥就如同用浆糊粘封信口,就是对隐私的保护,盖印多用于官方文书,后来干硬的印痕,就是篆刻学里的封泥或封泥印 。东晋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王氏家族,书圣王羲之就是这个集团的主要领军人物,他的好多传世书法都是以书信为内容流传下来的 。著名的十七帖就是相当于书信集,有的是家书,有的是与友人的通信,姨母帖、丧乱帖、官奴帖等都是家书,这些书信称为手札、手翰、信札 。书信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与之相配套服务内容 。我们经常看到的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八百里加急”,就类似于现在的特快专递,是投递员骑着快马到邮路驿站后,再换一匹快马奔向下一个驿站,直至送到收件人手中 。普通信件就是通过驿站一站一站有序统一传送,如果骑马送件,就送到下一驿站就返回,然后该驿站集中再组织向下一站传送 。后来还有信鸽传信,特殊时期还有“鸡毛信”等等 。【什么是家书】书信中的家书,不光是一种形式,更主要是一种亲情表露、温馨温暖的文化承载 。家书在特定的时间,就是一剂良药,定心丸 。古诗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是唐时热血青年岑参戍守边疆,遇见如今的使者,让给家里捎个平安的信息,这个口信,也是报平安的家信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么悲壮的边疆生活,家人多么想知道你是不是还在平安戍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战火连天的特殊时期,也想告慰家人,我仍然是平安的 。因此家书就是一个连接亲情的平安符 。家书曾经在军营里滥觞,新兵入营之后,部队要组织新兵写家信,告诉自己来到军营之后的感受,让家人安心 。于是家书成为这个群体的家常便饭,有想家的,就展纸洋洋洒洒,把奔涌的思念倾洒而出,释放压力,积蓄前进的能量 。那些守卫在祖国的边关大漠、高山海岛的官兵,家书就是他为祖国和家乡报道和平安宁……家书,是文化,是滋育中国人心灵家园的雨露、念想 。家书,何日再走回来啊!何日我们再写一封家书或者收到一封家书,藏在那角落里,一遍遍的展读品味,在晶莹里打开任意思路,去玩味,去徜徉……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