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的司空是指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什么意思?“司空见惯”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成语,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一眼就能看穿它的内涵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大有来头,“司空”本意是一个官名,“司空见惯”跟唐朝一位被称作“李司空”的大诗人有关 。这位“李司空”就是著名的“悯农诗人”李绅,创造“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正是"诗豪"刘禹锡 。据说刘禹锡与蜀汉昭烈帝刘备同宗,都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刘禹锡文采斐然、豪猛刚毅,他创造了很多成语 。例如“巴山楚水”这个词语,出自他的《竹枝词二首》,“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还有“平地风波”这个词语,出自他的《竹枝词二首》,“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另外“山明水净”这个词语,出自他的《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相比上面这几个成语,“司空见惯”就来得比较有传奇色彩了 。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太守那年,李绅被李德裕提携为浙东观察史 。李绅恰巧路过苏州,于是,他慕名宴请诗名远播的刘禹锡喝酒聊天 。此时的李绅步步高升,早已不是那个苦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寒酸诗人了 。作为领导,宴会排场一定要足,席间,李绅安排舞女助兴,一名美貌的歌姬演唱了一曲《杜韦娘》 。有美食好酒,还有美人助兴,此等场面,对于大肚翩翩的成功人士李绅来说,属于家常便饭了 。所以,李绅觉得平淡无奇,他的眼中完全激不起一丝波澜 。但身为苏州刺史的刘禹锡,正被水患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一边向上请旨开仓赈饥,免赋减役,一边走入市井,探问农耕,安抚百姓 。像刘禹锡这样陷在人生低谷并且忙碌不堪的人,哪曾见过如此歌舞升平的大场面呢!刘禹锡感叹不已,当即作一首《赠李司空妓》,吟诵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首诗写得比较通俗,但要完全理解它,还先得了解“杜韦娘”、“司空”、“苏州刺史”这三个词语 。杜韦娘,本是唐代歌女名,在此借指名妓 。司空,是西周始置的官名,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乃“三公”之一,是权力的代名词 。唐朝并没有司空这个实际官职,只因李绅曾任职工部,主管过水利、建筑等,所以刘禹锡尊称他为“司空”,就像很多人习惯称呼一些小老板为“某总”一样 。苏州刺史,是刘禹锡的自称,跟白居易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如出一辙 。综合全诗来看,意思是说“美女歌姬这样的大场面,您司空见得多了,觉得很平常,但对我这个贫苦的苏州刺史来说就很惆怅了” 。司空见得多了,就成普通闲事了,一言以蔽之就是“司空见惯”了 。“司空见惯”解释起来很简单,意思是说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因为这个解释比较宽泛,很多人把它和“屡见不鲜”、“少见多怪”等成语混为一团,经常用错 。司空见惯不是普通的“见惯不惊”,它是有台阶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司空”这样的大人物见惯的东西,会是一般的东西吗?太阳东升西落、人生由盛及衰等这些自然常见的规律不能说是司空见惯的,我们只能形容一些比较偶然,但又不足为奇的事是司空见惯的 。光阴流转,日月每从肩上过;世事跌宕,山河长在掌中看 。rr司空是古代一种职务!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