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类人猿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还是使用工具?感谢邀请 。不好意思,本题目,大概是想问使人类和猿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吧? 如果猜得不错,可以回答——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应该都不是导致人猿揖别的根本原因 。一科学证明,人类来源于灵长类的猿 。具体来说,有三方面证据——解剖、化石和分子进化 。不必详说——相信的不说也信;不信的说再多还是不信,总之,这是科学界的一致认识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里,演化出了猿 。已发现,属于渐新世后期的埃及猿,或者还叫做猴,已经具有了一些类人猿的性状 。1300万-1200万年前东非的原康修尔猿,完成了猴到猿的演化,是非洲猿和人类的祖先 。实事求是地讲,在非洲,还没有发现距今1200万-600万年之间的猿类化石 。这是一大遗憾 。但前述的三方面证据,足以串联起从猿到人演化的链条 。(灵长类的演化,从目到科到属)二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和亚洲猿 。非洲猿里,含有大猩猩和黑猩猩,人类是从这一支中走出来的 。亚洲猿,包含有长臂猿和猩猩 。所谓“现代类人猿”,可以理解为是指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这四种 。非洲猿和亚洲猿,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和区别 。科学家们确认,两个类群的分化,发生于距今1500万-1200万年之间 。由此也确认,亚洲猿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三科学界曾经认为,人科动物种系,在5000万前,就已经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了 。后来,随着各方面证据的越来越多,这个时间点距现在也越来越近 。当对蛋白质和DNA差异的研究,最终建立了一个分子钟后,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分界点,在距今800万-500万年之间 。再后来,不断有新证据证实这个判断 。同时,还表明,人类与黑猩猩的分界点,比黑猩猩与大猩猩之间的分界点距今更近 。这就是说,极有可能,黑猩猩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近的亲戚——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大猩猩之间的关系还要更近 。四众多科学家,特别是斯坦利1998年和朗姆2001年的研究成果,比较清楚地描绘了从猿到人的演化 。这种演化,是“两个重大生态转移(生境转移)的最终结果—— 约在距今800万-600万年前,非洲处于热带雨林阶段 。这个时期,众多的黑猩猩生活于雨林之中——它们在树上活动和休憩,以柔软的果子和植物其他的柔软部分为食 。这段时间在往后,非洲的气候发生变化,至距今500万年前后,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大草原 。森林面积退缩,草原面积扩大,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也增大了 。一部分黑猩猩退入到森林的深处 。另一部分,被迫下到了地上——这一部分演化成为了南方古猿 。从东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到中部非洲的乍得,再到南非,都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南方古猿化石 。在距今500万-250万年左右,非洲的气候进一步变化 。森林继续退缩,树木变矮变稀,草原接着蔓延 。稀树大草原变成了灌木大草原 。黑猩猩也不得不习惯这样的变化,但它们依然留恋于仅存的树上,但也不得不经常下到地上活动 。但是,它们已经错过了演化为南方古猿的“时间窗口”,代价是种群大幅缩小 。南方古猿同样面临着严峻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其中的一部分,演化成为了“直立人类群” 。其余的南方古猿,在100多万年的时间里,都迅速消亡了 。在非洲,发现了各个种类的迅速消亡了的南方古猿化石 。而以巨大牺牲为代价存活下来的那部分南方古猿,于是演化出了“人属”动物 。 (1974年发现的阿尔法种南方古猿复原图)五1924年,南方古猿化石首次被发现 。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认为,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猿的根本特征 。有人指出,直立姿势使手臂和手解放了出来,从而去干很多其他事情,特别是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这样做又需要一定的大脑能力,所以手的使用成为了人类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这个世纪初,这个说法,已经不再有说服力 。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了200万年 。而在这一时期,它们的脑量却没有根本的改变——始终在450立方厘米左右 。工具使用的重要性同样也极大地降低了,因为,业已发现,现在的黑猩猩可以使用工具,甚至乌鸦及其他动物也可以使用工具——这个因素也被pass了 。在这200万年间,南方古猿没有增加任何最典型的人属性状 。它们的脑不大;无法制造出薄片状的石头工具;依然具有猿的明显的性别二形性;它们的手臂很长,腿很短,身体不大 。南方古猿的各种性状集合起来,更接近黑猩猩,而不是更接近人类 。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说,他在美洲一家野生动物园里,亲眼见到猿在地上连续走两个多小时,但它仍然是猿而没能演化为人 。六然而,从南方古猿的类猿阶段到人属阶段,这一步的确是人类演化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到了这个世纪初,生物学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能够使用火很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非洲,发现了距今100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其已经可以使用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但仍然简单的工具,可是,有了使用火的痕迹 。这种直立人,恰好是南方古猿向智人——现代人类的祖先进一步演化的过渡阶段 。灌木大草原环境取代了稀树大草原环境,这使南方古猿无法通过爬树躲避掠食者,因此只有依靠它们的机智 。这就形成了一种促使脑量增加的强大选择压力 。而使用火,不但可以趋避猛兽,还使熟食更便于消化吸收,为脑量的增加,提供了必要的营养 。最早人属化石的脑的变化,提供了证明 。190万年前的硕壮人的脑量,为700-900立方厘米,已经比南方古猿平均450立方厘米的脑量大了一倍 。直立人种系中,同样发生了脑量增加现象,最终增加到1000立方厘米以上 。当然,自然环境改变而形成的极大生存压力,也使南方古猿中向人属变化的那一部分,相互的协调与合作大大增加——这逐渐成为了人类后来的社会性;协调与合作促使相互沟通变得尤其重要——逐渐产生了语言 。这两个因素,也使最初的人们的脑量,加快了增加的速度 。综上所述—— 自然选择的生存压力是根本动力;南方古猿的发展——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准备了必要条件;火的使用,是一个关键环节 。人属,就是这样从人科动物中演化出来的 。即使这样,人属动物的很多种类,也命运多舛,只有智人,走到了最后 。rr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1、从运动方式上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是人能直立行走,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2、从脑发育的程度上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区别表现在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3、从制造工具的能力上看,人类与类人猿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使用工具,而类人猿只会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 。以上三个方面是呈递进关系的,也就是说,直立行走是表面特征区别,大脑是生理特征区别,而制造和使用工具则是行为特征区别,也是最本质的区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