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下一句

教科书明明写着是“ 粉身碎骨” , 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谢邀 。教科书明明写着是“ 粉身碎骨” , 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首先声明一下 , 我不看诗词大会的 。没有原因 , 如今连电视都很少看了 , 更不要说综艺节目 , 不管什么类型的 。所以我并不知道诗词大会是如何认为“粉身碎骨”是错的 , 看了一些回答 , 估计应该是于谦的《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和我们平时使用 , 教科书中学习的“粉身碎骨”产生了冲突 , 才出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 。《石灰吟》我们先来看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大明名臣 , 是抗击瓦剌大军的中坚力量 。这首诗正是他清白人生、高洁品格的代表 。据说写在他十二岁的时候 , 真是从小可见志气高洁 。那么我们为什么平时说“粉身碎骨” , 明明更顺口 , 而于谦这里要使用“粉骨碎身”呢?我们不管诗词大会的对错论断 , 因为如果认为“粉身碎骨”这个词是从于谦这里出来的 , 那自然是错的了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这个我们后面再议 。我们先看两个词语的平仄通顺 。哪个更顺口“粉身碎骨”平仄上来说是“仄平仄仄” , “粉骨碎身”平仄上来说是“仄仄仄平” 。这样比较 , 看不出问题 。但是我们如果再讲究一点 , 用“四声标注法”标注一下看看 , 注意“骨”是入声字 。“粉身碎骨”是“上平去入” , 而“粉骨碎身”则是“上入去平” , 但是普通话发音已经没有了入声字 , 所以实际上从今天的发音来看“粉”和“骨”都是发第三声 。这就清楚了平时说“粉骨碎身”不顺口的原因 , 就是两个第三声相连 。连续两个第三声 , 在一般情况下 , 我们都要把前面的第三声变化成第二声 , 这样才会有平仄起伏 , 音律清朗 。比如说“火把” , 念成“活把” , 再比如说“你好” , 咱们一般读作“泥好” , 这样才能不别扭 。拿到“粉骨碎身”来说 , 就必须读成“焚骨碎身”才合适 。但是终归是麻烦 , 而“粉身碎骨”就清朗通顺多了 , 意思也完全一样 , 所以老百姓都会选择后面这种表述方法 。而且在说这个词的时候 , 一般是表达一种愤慨、激烈的意思 。如“我们一定粉身碎骨 , 奋勇杀敌!”这种表达用仄声收尾 , 会更加急促 , 在口气上更加合适 , 而“粉骨碎身”以平声结尾 , 则会显得慢悠悠 , 犹如近体诗收尾 , 没有气势 。那么为什么于谦不使用“粉身碎骨”呢?首先是平仄问题《石灰吟》是一首符合平仄的近体诗 。到了明朝 , 近体诗已经完全成熟 , 小孩子从小就学起 。虽然好诗不在乎平仄格律 , 但是于谦当时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小孩 , 写出符合平仄又有诗意的作品 , 必然是自身的追求 。而且这首作品确实也达到了这个效果 , 千古流传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 , 押平水韵“十五删”的近体格律诗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 , “凿”、“出”为入声字 , 所以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 得出整首七绝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格律 , 第三句前四字的平仄必须为“中仄中平” , 毫无疑问 , “粉身碎骨”的“仄平仄仄”是不符合平仄结构的 , 而“粉骨碎身”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就是符合的 , 这样才保证了这一句既不失替 , 也不失粘(相关格律知识参见本人格律专栏) 。同时将“粉骨碎身”放到七字句里 , 因为有其他字的平仄变化 , 这个四字词语没有单独念出来那么不通顺 。其次是内容问题从内容来说 , “粉骨碎身”是要比“粉身碎骨”合理的 。因为骨头才可以“挫骨扬灰” , 才能真正变成粉状 , 而身子因为有血肉 , 是无法真正成为齑粉的 , 但是撕成碎片是可以的 。“粉身碎骨”或者“粉骨碎身”的来历远早于于谦 , 《石灰吟》也不过使用了成语而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