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贺知章这老头 , 在大唐算一幸运之人:书读得好:中进士 , 当状元 。官做得大(三品) , 且顺 。寿延还长 。当然诗也写得棒 。其人还是发现天才李白 , 惊为“谪仙”的伯乐呢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 , 不知者很少吧?其文:少小离家老大回 , (仄仄平平仄仄平)乡音无改鬓毛衰 。(平平平仄仄平平)儿童相见不相识 , (平平平仄仄平仄)笑问客从何处来 。(仄仄仄平平仄平)这首传咏千年 , 几乎家喻户晓的唐诗 , 用几近白描的笔法 , 活泼诙谐地展现了一幅老翁归家图 。从韵律上讲:此为七言古绝 , 为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式 , 非格律七绝 。主要是该诗用韵 。回、来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部 。(律绝诗正格都押平声韵)但第二句末“衰”字 , 无论读摔或摧 , 仍属平水韵上平四支 , 亦为换韵 , 此算出韵 , 因律绝应押同部韵脚 。(近体诗之律绝首句可借邻韵 , 称“孤雁出群格”除外)从平仄上讲 , 倒符合律绝之粘、对要求 。先说对:即除尾字外(平收式) , 从奇句到偶句 , 其逢双字处(单处一般平仄不论)平仄应相对立(反) 。此诗中:小对音、家对改、大对毛 。余之如是 。次说粘:即从偶句到奇句 , 其逢双字处(单处平仄可不论)平仄应相粘住(同) 。本诗里:乡对童、改对见、毛对相 。余之如是 。至于第三句之“不相见” , 为仄平仄 , (此在律绝转句中常见)正格为平平仄 , 但第四句之“何处来”为平仄平 , 正格当仄仄平 用《平水韵》来衡量 , “回”、“来”在“十灰”韵部 , “衰”在“四支”韵部 , 严格说“衰”是出韵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 , 《词林正韵》第三部特意标明“四支五微八齐十灰通用” , 说明唐宋时“四支”和“十灰”是可以通用的 。因此 , 回到唐朝初期当时的场景中来看 , 近体诗还处于成型初期 , 并不将其视为“出韵”的 。三、古人是把《回乡偶书》界定为近体诗七绝的 。清人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是将《回乡偶书》作为近体诗 , 放在“卷八”“七言绝句”中的 。可见 , 古人并没有将其作为古体诗看待 。由此 , 我可以明白地界定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律绝 , 而不是古绝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