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四》)这里先讲〈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是《论语》思想核心所在,共26章,“仁”与“君子”是〈里仁〉篇两个重要主题 。因为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学说主要在于“仁”,整部《论语》的思想核心也在于“仁”,更道出这一篇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 。〈里仁〉篇论述仁的部分,基本上以「子曰」句式构成,是从每人面对自己之力行言 。不只论述其为道如何,更指出其实行之条件与基础,也指出人类存在应以仁为基础,是以仁本身作为存在之道,是知识、物质欲望、爱恶之依归 。「德不孤,必有邻 。」《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德不孤立,必以类应 。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用白话文翻译就是:孔子说:“有的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跟他做朋友”。这里的提到德德字有两种说法一指修德言师古注:“言修德不独空为之而已,必有近助也” 。(意思说,人不能独自修成德,必有人相助) 。二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邻 。其中,《论语集注》对这一句话解得很好:“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 。” 因为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根本在于修已身,已身若修得有德,必有人从之 。如此方成齐家,治国,平天下 。推荐书籍:l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l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rr《论语·里仁》有句话叫“德不孤,必有邻” 。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我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仁者、智者、快乐者,俭以养德,诚以立身,身体力行,崇尚厚德载物,多行博爱之举,与道德模范志同道合,与道德模范为伍,成为美好道德的践行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