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 , 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 , 一边放哨 , 发现敌人 , 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 , 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 , 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 , 扣人心弦 , 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 , 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 , 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 , 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鸡毛信》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 , 一面放哨 , 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 , 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 , 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 , 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 , 知道是十分重要的 , 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 , 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 , 他灵机一动 , 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 , 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他赶到羊圈里 , 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 , 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 , 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 , 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 , 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 , 愈爬愈远 , 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