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和讲究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的由来和讲究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的由来和讲究)
眼下正是三伏天气里的初伏期,也算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所以祖国的大江南北,目前都处于太阳公公的炙烤下,那么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 。
三伏天的由来
中国的很多时令节气皆源于农时的积累,三伏天也不例外,三伏天是农耕文化中一段特殊时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三伏天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出现,是中国在农历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一般一年中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为10或20天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首关于古人写三伏天的诗词,在诗词中体会古人在三伏天的感受 。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 。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 。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 。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
《西江月·隆暑正当三伏》
[宋] 无名氏
隆暑正当三伏,明朝又是双旬 。
崧高孕秀降生申 。再捧瑶觞称庆 。
督府赞猷英俊,难淹大展经纶 。
倚需召入秉洪钧 。上佐万年明圣 。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 。”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
三伏中最热的是8月15~17日 。且看古人在诗词中怎么描写夏日的酷暑吧 。
《苦行》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
王维的这首诗,直接在首句用“赤”和“火”表达了夏季的炎热,今天的人们形容天气热不也经常说像火烤的一样吗?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这么热的天气,连一向参禅礼佛,修身养性的王维也想遁出宇宙逃避,夏日的毒辣,可见一斑 。

小暑过后进入伏天,因为温度升高,空气湿度较大,雨水也增多了不少,同时地面湿度也较大,吸热多,散热少,导致地面的热量积累,越来越热,所以古人称为三伏天 。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
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
上面写道连一向参佛的王维对待夏天都张狂了,又何况是杜甫呢?这首诗写的是炎炎夏日财路哥不堪其苦的感受 。不止在内容中有所体现,连写法上都满腹牢骚 。诗中挣脱了声律常规,开头就连用四个仄字,在第三、四、七、八句皆用拗语,大拗大救,束带发狂的情态跃然纸上 。读此诗,略可领会领略少陵“语不惊人死不休”之一二 。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得“苦夏”就在此时,很多人会出现身体乏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体重减轻等现象 。
老百姓常说三伏天是一年中养生的最佳时节,首先要保障充足的饮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摄入 。在膳食调理上,多食用一些能提神醒脑、增进食欲、健脾利胃的苦味和酸性食物,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适应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不过,这些话语好像适合于每一个季节,总体而言,老祖宗的话,还是要长记心头,时不时翻出来,对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