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文章插图
龙抬头,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那么你知道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
目录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龙抬头的传统食物
龙抬头的由来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 。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 。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中国南方地区,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
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北方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 。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
采龙气
早上卯时,卯月的第一个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
剃龙头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
起龙船
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
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 。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农时春雨贵如油 。倘春雨充沛,预示着一年的大丰收 。
开笔写字
相传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 。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 。
引田龙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引龙伏虫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是撒灰 。撒灰十分讲究,灰多选用草木灰,人们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 。陕西富县一带还流行撒灰围庄墙外的做法,也是伏龙驱虫的表现 。
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 。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