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成语故事

谁能给我介绍下古代战争中所包括的成语故事?古代战争中所包含的成语故事有很多很多 , 诸如暗度陈仓、风声鹤唳、假途灭虢、围魏救赵、四面楚歌……暗度陈仓定义:暗度陈仓是一种战术 , 是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 。意思是 , 军事上采取正面佯攻、佯动以误导敌方 , 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 , 向另一方面进行掩袭 。故事内容:楚汉相争时期 , 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 , 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 , 自立为西楚霸王 , 把偏远的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刘邦 。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建议 , 先到巴蜀养精蓄锐 , 以等待时机 。刘邦到汉中后 , 烧毁沿途栈道 , 以示自己不再回关中 。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后来 ,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 并采用其计策——“明修栈道 , 暗度陈仓” 。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 , 佯装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 , 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袭击了陈仓 。刘邦以其精锐部队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 , 一举平定了三秦 , 夺取了关中宝地 , 从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风声鹤唳释义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 , 都疑心是追兵 , 形容极度慌张 , 到了自惊自扰的地步 。风声鹤唳 , 草木皆兵 ,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弦传》 , “闻风声鹤唳 , 皆以为王师已至 。”典故:公元383年 , 前秦皇帝符坚组织90万大军 , 南下攻打东晋 , 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 , 谢弦为先锋 , 带领8万精兵迎战 。符坚集兵于淝水边 , 仗着兵多将广 , 有些轻敌 , 认为自己非常有把握战胜晋军 。而谢弦为了以少胜多 , 使出计策 , 派使者到秦营 , 建议秦军后退 。符坚求胜心切 , 违背众将意愿 , 执意后退 。但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 , 指挥不统一 , 听到要后退 , 都以为前方打了败仗 , 慌忙向后溃逃 。谢弦见敌军溃退 , 指挥部下迅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退途中 , 丢盔弃甲 , 一片混乱 , 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叫声 , 以为晋军又追来了 , 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奔逃 。就这样 , 晋军以少胜多 , 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假途灭虢定义: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故事内容:春秋初期 , 晋献公 , 积极扩军 , 拓展疆土 。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 , 决定南下攻取虢国 , 但虞国为必经之地 。晋献公害怕两国联合抗晋 , 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 , 先向虞借道攻虢 , 再司机灭虞 。虞公贪利 , 受晋国贿赂 , 不仅答应借道 , 还自愿作晋军先锋攻打虢国 。当年夏 , 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 , 使晋控制了虢虞的交通要道 。二十二年 , 晋又故技重演 , 又一次向虞借道 。宫之奇用“辅车相依 , 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虞公不要借道 , 但虞公仍不听建议 。后晋占领了虢国都城上阳 , 稍事休整后 , 趁虞不备 , 突然发动袭击 , 俘获虞公 , 灭了虞国 。……rr中国历史悠久 , 文化灿烂 , 因古代战争而形成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 。下面就试述两个:暗渡陈仓秦朝末年 ,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 , 后来项羽与刘邦两军形成了当时数一数二的两股势力 , 为了争天下 , 约定谁先攻入咸阳 , 谁就做关中王 。刘邦在陈恢的建议下 , 不是一味攻城拔坚 , 而是对秦军守城将领封官许愿 , 自已率军走近路很快就进入了咸阳 。项羽一听刘邦已进入咸阳 , 不由大怒 , 急冲冲带领40万大军赶来 , 当时刘邦只有10万人马 , 面对强大对手 , 只好把关中和咸阳让给了项羽 , 自已带着人马来到当时偏僻的汉中地区 , 去做了汉王 。当时 , 项羽为了防备刘邦 , 专门封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 , 让他堵着汉中的出路 。而刘邦为了迷惑项羽 , 还将计就计地把进入汉中的栈道也烧了 。在萧何等人的协助下 , 刘邦渐渐羽翼丰满 , 就趁项羽出关平叛时 , 派人摇大摆地修复被烧毁的栈道 , 吸引章邯大军的注意力 。暗地里却派大将韩信 , 从小路率大军东出陈仓 , 一举攻下了咸阳 , 然后如出笼猛虎般直扑彭城 , 拉开架势开始与项羽争夺天下了 , 最后终于逼的楚霸王项羽乌江自杀 。。勇冠三军出自西汉武帝时 , 兵败被俘的李陵 , 在《答苏武书》中所写的"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 , 义勇冠三军”一句 。李陵是汉名将李广的孙子 , 从小精于骑射 , 又谦让下士 , 汉武帝觉得他绰有祖风 , 就让他领五千骑士 , 为征伐匈奴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运送粮草 。李陵不干 , 要求自成一军 , 侧击匈奴 。汉武帝知道他是不愿受李广利的指挥 , 所以很不高兴 , 就说没有马可给他了 。李陵说 , 臣愿以少击多 , 只领五千步兵就可直捣匈奴单于王庭!意气风发的李陵出境后恰好遇上了躲避李广利汉军的三万匈奴主力 , 以强弩射杀数千匈奴兵 。单于大惊 , 就又招集左、右两王约八万人马围攻李陵 。李陵毫不畏惧 , 率军又斩杀三千多匈奴兵 。如此再三 , 几天时间且战且走 , 快到汉朝边界时 , 匈奴单于不敢追了 , 想撤军 。这时一个李陵部下因受罚而叛逃 , 告诉单于李陵没有援军 , 五十万支箭已告尽 , 只剩三千人马 , 且伤兵过半 。匈奴单于一听大喜 , 振作精神又挥军追来 。这时李陵军已只靠拆掉车轴当武器来作战了 , 又杀了一些敌军后 , 终于力屈被俘 。李陵被俘后 , 匈奴人如获至宝 , 单于把女儿嫁给他 , 还封他为右校王 。李陵因家人已被汉武帝屠灭 , 就只好身在异乡为异客了 。这时 , 恰好出使匈奴的苏武也被扣留 , 由于过去在汉朝时李陵与苏武关系不错 , 单于多次派李陵劝说苏武投降匈奴 , 都被苏武严词拒绝了 。后来汉匈关系和好 , 被扣十九年的苏武被放回国 , 后被封关内候 , 而李陵就永远地留在匈奴了 。汉昭帝时 , 曾让苏武写信招李陵回国 , 已铁心留在匈奴的李陵就写了这封《答苏武书》 , 讲述自己的心迹 , 说明了不回去的原因 。书中情真意切 , 悲壮激昂 , 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以上两则成语故事 , 就是产生于古代真实的战争中 , 读来饶有趣味 , 还对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史有一定帮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