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考研生化

考研中的西医综合考哪些科目?需要看第几版的教材?2010考研西医综合复习方法一点建议(转贴)1.看书:书要至少看三遍 , 看书的任务是帮助你搭建知识框架 , 第一、二遍从头至尾读 , 第三遍以后查读 , 并查缺补漏 。2.做题:西医综合就是180道选择题 , 实际上是180个知识点 , 中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 , 所以做选择题(换句话就是题海战术) , 扫知识漏洞 , 这是主要方法 。但是最需要注意的是 , 复习不要做太多题 , 不要把网撒太大 , 而要拿一本书反复做 , 每本书最好连做带看三遍 。推荐的有: (1)北医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 , 这套书每一门课都有一本 , 并不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西医综合试题 , 而是收录的各个学校自己命制的考研试题 , 题目都非常经典 。这套书至少应该买《诊断学》 。(2)贺银成的四本书:《辅导讲义》、《同步练习》、《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10月出版) 。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遍看书时做 。①《辅导讲义》在每一知识点后有分类历年真题;②《历年真题精析》既是每年试卷 。把这两本都做了 , 实际上真题就做了两遍;③《同步练习》④《模拟试题》都太细太偏 , 不适合当作模拟考试用 , 而是应该用来查缺补漏 。(3)北医的绿皮书《西医综合全真模拟及精解》(8月出版) , 虽然很简单 , 但是每年考试都有着上面的题 。这说明西医综合命题有许多北医的老师参与 。3.复习方法和计划: (1)5月至9月:第一轮复习 。每天坚持5-6小时 。看书要细 , 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看完一节的书 , 再做《辅导讲义》上的题 , 如果还有时间再做各科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 。第一轮复习完 , 可能会忘掉80% 。但是基础肯定是有了 。(2)10月和11月:第二轮复习 。主要看第一轮在书上划过的和《辅导讲义》上的知识讲解 。然后做《同步练习》 。(3)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 。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 。加起来共有30套题 。每天一套 , 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 。2个小时改错 。然后再从头看书 , 主要查这段时间做题中自己有问题的知识 。如果有时间应该再把《辅导讲义》上的知识点看一遍 。(4)考前一周:复习《同步练习》以及《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和北医绿皮书这30套题中做错的题 。考前那天晚上要复习历年真题 。4.注意事项: (1)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 , 投入产出比更高; (2)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 , 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 。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 , 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 , 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 , 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3)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 , 提高正确率 。比如D项肯定不选 , 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 。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 , 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 。多选题重在排除 , 而不是优选 , 所以尽量多选 , 少排除 , 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4)病例题:外延大 , 但是区分度小 , 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 。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5)《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 。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 , 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 , 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 。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 , 一般都看似简单 , 但是都事陷阱题 , 特别容易想当然 。一共180道题 , 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6)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 , 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 , 容易犯蒙 , 先跳过去不做 , 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 。尽量先回忆后分析 , 最后在蒙; (7)其它选项都大概叙述 , 有一个是细节叙述则这个选项必错 。公共课比较好的复习参考书 :《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要精细的阅读其要求和样题 , 最后可以阅读范文 《考研真相》(王林真题书) 针对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编著 , 突出表现在词汇的系统注释和长难句的图示解析 , 超级实用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新东方俞敏洪《写作160篇》是目前话题最全最广的写作书 , 这也是它连续四年命中作文题最主要的原因 。《阅读基础90篇》王建华 张磊《政治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任汝芬政治高分复习指导书》 全 《启航20天20题》 , 这是在考前20天要做的 。《数学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司) 知识点很全 , 作为指导书 《陈文登数学习题精粹》 试题很精练 , 很灵活 , 有些难度 , 题型全西医综合两个人各占半壁江山1、北医专家组《西医综合应试指南》—基础课写得相当精彩 , 后期可以只看这本书 , 应付考试应该足够 , 当然 , 内外科还是得看书 。《西医综合真题解析》—传说中的“黄皮书” , 以前听说很神 , 拿到手上发现也没有什么特别神的地方 , 只是因为他分章节总结历年真题 , 对有些题目的解析的确赞叹 , 有些题目却差强人意 , 总体上这本书在走下坡路 。《西医综合全真模拟及精解》—一开始觉得这本书题目出得太简单 , 事实上 , 经历完考试后回过头来想想 , 他的难度是与真题最接近的 , 题型设置也把握的最准确(今年的题型变化较大)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 可惜我临考前没能把这本书做完 。。。2、贺银成系列《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刚才介绍了 , 不买不行 , 所以不浪费时间了 。《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习题书 , 对每道题都有解析 , 正确率令人满意 , 且这本书会涵盖大部分真题知识点 , 有些甚至是原题重现 , 所以强烈推荐你做一做 , 且一定要记牢 。《西医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及精解》—难度大大超过真题 , 按老贺的话说做他的题在原基础上加30分是你的最后得分 , 如果你学得比较扎实 , 可以买本挑战下 , 我是被打击的可以 。。。另外 , 如果你还有时间 , 建议做一下北医分学科出的《XX应试指南》 , 只做基础的就行 , 这套书唯一的缺点是没有解析 , 所以做完比较耗时 , 但里面的题目出得相当精彩 , 很多题都在后来的真题中出现了 。人卫红皮书77 (7.33%)北医系列296 (28.19%)文都系列(贺银成)582 (55.43%)双博士系列(于吉人)33 (3.14%)魏保生系列44 (4.19%)其他18 (1.71%)第四 , 关于参考书 , 我觉得宜精不宜多 , 英语我就看了两遍真题 , 西总我没什么好说去年我时间太紧只把贺银城讲义看了两遍半结果只考了192只比交大的单科限 制线高出7分很险 , 学弟学妹如果有时间一定看看课本 , 老贺的讲义再好也不如课本全面啊考对外汉语研究生 , 要如何准备能不能给我一个生化环材继续读下去的理由?社会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 生化环材当初的“四大天坑”地位也有些改变了 。第一 , 生化环材对应的行业在兴起 。电池行业、医药行业、生物技术行业 , 都会使用这些专业 。就我自己做个案职业辅导的经验 , 有材料专业的同学 , 毕业去汽车公司做电池研发 。有化学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去做包装 , 也有生物学同学 , 做医药的提纯等 。其待遇相比前几年也有明显的提高了 。第二 , 任何专业都有价值 , 但是你不爱就是问题 。如果确实不爱 , 硬压着自己读个学历 , 那么毕业后其实问题不会解决 , 你仍然要面临职业的迷茫与选择 。更何况 , 如果真的不好 , 很可能研究生读的也不顺利 , 比如论文不好发表 , 和导师关系不和谐等 。那么我推荐两个这样去梳理自己的心思:首先 , 回归初心 。想想 , 如果没有这些外界的压力 , 你喜欢生化环材的专业吗?你从大一过来 , 是否也曾经因为某个知识点而觉得充实愉悦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专业 , 其实是爱的 , 不过被外界压力影响 , 渐渐烦躁了 。其次 , 如果回归初心后 , 发现自己果然是不爱 , 那么就放下吧 , 其实是放过自己 。你很重要 , 你的时光和精力就很重要 , 何必浪费在一个自己不爱的事情上 。可以尝试求职 , 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喜欢什么 , 要不要考专业考研?rr之所以对生化环材毫无兴趣 , 大概率是因为被称作“天坑”专业 , 就业难、收入低、发展空间小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 这是社会规律 , 任何事物都是呈曲线发展变化的 , 经历了低谷 , 就会迎来高潮 。福兮 , 祸之所伏;祸兮 , 福之所依 。环境和客观条件一旦变化 , “好事”可以变“坏事” , 而“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曾经很火爆的金融、外贸、法学等专业 , 近几年人才过剩 , 已在高招中亮出“红牌” 。生化环材专业目前不被看好 , 是“冷门”专业 , 谁又能保证今后不会成为“稀缺”和“热门”专业呢?实际上 , 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 提出科技自立自强 , 实行举国体制进行科技攻关 , 力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 其中很多重要领域就涉及到生化环材专业 。比如 , 载人航天、深海行动、导弹制造就需要化学、材料、机械专业;抗击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制 , 需要生物、化学技术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 需要致力环境工程研究 。生化环材专业前景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上 , 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也非常紧密 , 随着生态、健康、环保理念的普及 , 人们对家居、办公、出行以及家俱、家电、服装、日用品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 而环境的改善、新材料、绿色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生化环材专业 。所以 , 生化环材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坑” , 也并不局限于搞科研 , 其应用性非常广泛 , 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领域 , 学成必大有用武之地 。对职业前景的担心和忧虑 , 是你想放弃的最大障碍 , 加上考研带来的压力 , 造成你彷徨犹豫的心态 ,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 都会出现最苦闷、最艰难的时期 。就象长跑运动员 , 起跑不久后 , 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 无法坚持下去的感觉 , 这被称作为生理“极限” , 这时候 , 只要咬紧牙、不放弃、坚持下去 , 就能够突破“极限” , 顺利到达终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