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贤囊肿 左贤囊肿的基本概述及症状


左贤囊肿 左贤囊肿的基本概述及症状

文章插图
一、左贤囊肿基本概述
  左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囊肿性肾脏病,主要见于成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者约半数人至少有一个囊肿 。囊肿可以是一侧也可是二侧,每个肾脏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囊肿 。囊肿一般孤立呈球形,位于肾皮质浅表者可改变肾脏外形,也可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直径0.5~1㎝,也可3~8㎝,囊壁薄而透明,内含草黄色液体,较粘稠,如有过炎症,囊壁可增厚,纤维化甚至钙化 。囊肿与肾盂不相通,壁内衬以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本病一般不出现症状,常因其他目的或查体时无意中被发现 。偶可出现血尿和局部疼痛、肾盏梗阻和继发感染 。
二、左肾囊肿病因
      左肾囊肿从发病机理上讲,与多囊肾不同 。左肾囊肿不是由先天遗传而是后天形成的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可能是由肾小管憩室发展而来 。随年龄增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憩室增加,左肾囊肿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
左肾囊肿基因改变了小管上皮细胞及囊壁细胞的代谢,①小管上皮细胞持续性增殖,可形成息肉样损害而造成肾小管梗阻 。梗阻前方管内液体潴留、膨胀成囊肿 。另外,由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质在囊肿颈部可造成半梗阻状态,使液体不易流出,囊肿遂扩大;②囊肿基因影响小管上皮细胞的Na-K-ATP酶,使小管内液量增加,并使增生的囊壁细胞分泌液体;③产生异常的细胞外基质,改变基底膜和管壁状态,有利于囊肿的形成的发展;④小管上皮细胞及中壁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囊液的分泌;⑤感染及毒素作用于小管激发囊肿基因,改变小管细胞代谢,甚至直接造成上皮细胞坏死,坏死后细胞脱落亦可造成梗阻,而坏死后再生亦促进细胞增生 。
三、左贤囊肿症状
      左肾囊肿是肾囊肿在左肾上的集中表现,一般左肾囊肿多指左肾单发性肾囊肿 。对于左肾囊肿的治疗同于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在囊肿小时进行积极治疗对左肾囊肿患者的肾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绝大多数左肾囊肿并无症状 。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
1、腰、腹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 。另外,肾脏因多囊含水量大,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 。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对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 。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使疼痛突然加剧 。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
2、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发作呈周期性 。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 。出血原因是因为囊壁下方有许多动脉,由于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使囊壁血管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 。
3、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
四、左贤囊肿检查
      1、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多呈正常 。镜下血尿罕见 。肾功能检测也正常,除非囊肿为多发性或双侧性的(罕见) 。即使一侧肾脏表面广泛破坏,对侧肾也可因代偿性肥大而维持总肾功能的正常 。
2、X线检查:在腹平片中常可见到肾影中有一部分膨大或其上有一包块压迫 。囊肿的重量或位置可引起肾脏扭转导致肾轴异常 。有时在肿块边缘可见到条纹状钙化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确诊 。在静脉推注造影剂后1~2分钟摄片中,可见肾实质血管密度增高,而囊肿占据的那部分空间则不会,因为其中没有血管 。尿路造影连续摄片显示有包块存在 。囊肿周围的一个或数个肾盏或肾盂常因凹陷或弯曲,而变得增宽、变平甚至管腔消失 。斜位或侧位片也是有助于诊断 。当包块占据了肾下极,输尿管上段便会向脊柱移位 。肾脏本身也会发生旋转 。通过可透射线的囊液或以看到腰大肌 。当常规尿路造影不能有效区分不透光的肾实质时,肾断层X线摄影术可增大有血管的肾实质与囊肿的对比度 。偶见肾实质肿瘤亦有相对无血管,从而易与囊肿相混淆 。少数情况下,囊肿壁也可发生肿瘤,因此有必要作更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检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