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是多长时间

一年为什么叫一载?中国古代一年称一载 , 始于炎帝时代 。在炎帝三十二年 , 即公元前2744年 , 炎帝从以前的口传历史中发现了每过64年在地表就会发生一次大洪水 , 以及地震和火山喷发事件 。这些现象在炎帝看来天上必有一颗星近临地球而引发的 。因为在炎帝时代人们已经坚信 , 地表的一切变化都与天象变化相联系 , 而这一个64年的地表气候、事件周期性变化也可以推恻天上必有一颗以64年为周期的天星在有周性地近临我们 。为了完整地记录这一个64年的周期性变化 , 炎帝把伏羲氏的八卦符号进行了叠加 , 创立了64个各不相同的符号开始纪年记事 , 这就是炎帝始创64个复卦卦符的最初出点 。炎帝始创64个复卦卦符最初就是想创造64个不同的符号用于纪年记录一个64年的周期性气候变化 。虽然这一个以64年为周期的天星炎帝并未在天上找到 , 但他深信 , 这一颗天星必然在天上存在 , 故名其为“壬星” 。“壬”字土上一敝 , 其意为土为水所淹 。所以“壬星”就是会带来大洪涝灾害的天星 。以后这一颗壬星又被黄帝部落的人收录到了十干文化之中 , 为第九干天星 。所以中国历史上最早是在公元前2744年在炎帝神农氏部落已经开始用复卦卦序纪年记史 , 那时已经有简单的文字记录当时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 而这些文字都是被记录在小竹片上 , 也称“竹书”纪年 。它结束了最早的“结绳记事”的方式 。这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 。我们今天所能了解到大量关于炎帝、黄帝时期的相关事件 , 这与当时的记史方式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 , 因为以文字固化的历史事件可以传递更久远的年代 。由炎帝的卦序符号纪年和以后的黄帝部落的“六十甲子”纪年 , 都属于文字记史的开始 。甲子纪年始于公元前2697年 。各部落有了文字记史的开始 , 更多的文字被创造出来 , 更多的人类经验和见识被作为知识流传于后代 , 古人类的智慧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当知识和经验可以用文字累积和跨时空传递时 , 整个人类真正进入到了文明时代 。在炎帝、黄帝时代 , 人们往往把一年的事情整理保存好 , 一年所记录之事往往可以装上一牛车 , 所以当时一年也称其为一载 。rr谢谢悟空问答 。首先告知 , 载岁祀年和西方的公元都是计时周期函数值 。这要从古代天文学说起 , 因为纪年来自于天文学的历法规则 。在古代中国 , 有一种计时器最古老的计时器还古老 , 比日本大本钟还大还高还具有世界意义 , 它叫北斗 。当然 , 有北斗就有南斗 , 撇开南斗不谈 。北斗又叫帝车 。说到这里大家都会恍然大悟——载的意思是北斗帝车自转一周为一年 。这就对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