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长大后的故事

鲁迅的成长经历资料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 。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 。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 。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 。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给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 。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 。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 。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 。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 。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扩展资料:鲁迅的故事: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 。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 。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 。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 。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 。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 。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鲁迅读书非常专心,许广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晚上,一个小偷馏进了鲁迅的家 。做贼心虚,他想等鲁迅入睡之后再行窃 。哪知鲁迅写啊、写啊,手中的笔一直不停地挥动 。过了好久,鲁迅累了,伸伸腰,点支烟,抽上几口后,又开始埋头写 。就这样,灯光总是亮着,小偷一直下不得手 。眼看时间过去很久了,鲁迅还是不熄灯入睡,小偷熬不过鲁迅,只好乘鲁迅专心写作之机 。悄悄地将厨房里的一件小东西拿走了事 。长期的劳累,鲁迅身体变得清瘦了,好友们劝他多体息,注意身体 。鲁迅笑着说:“面向桌子提笔写文章,是我工作的时候,靠在椅子里看书,就是我休息的时候,若是连这一切都停止了,那在我是做不到的 。”为了维护身体,鲁迅也吃鱼肝油,戒酒,这些都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战斗时间 。有人做过统计,在鲁迅工作战斗的三十年中,他总共为我们留下一千多万字的着作,平均每年三十三万,写作从不间断 。除此之外,鲁迅还做了大量教育工作、研究工作、社会工作 。鲁迅逝世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存有大量的小纸条,纸条颜色不一,上面都是他从各种书籍上选抄下来的对写作有用的文字资料 。从这些纸条上,我们好象看到了鲁迅“废寝辍食,锐意穷搜”的身影 。鲁迅正如自己所说,他的一生是“小跑步”度过的 。他以他勤奋刻苦的劳动,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今天,我们纪念他,学习他,不要忘记他这样一段意义深远的话:“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