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中中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考研怎么准备?二级学科设置中,没有中国现代文学,只有中国现当代文学 。你可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然后进去了会有细分方向,比如现代、当代等等 。一般我们认为现当代文学指的是发生在1917年到建国前这段时间的文学现象和事件 。要想学好现代文学(或者任何一段文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体感,要大概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是跟重要的 。了解彼时的政治和历史不是说让我们陷入意识形态套路,而是获得一种历史的同情 。举个栗子,郭沫若在文学史上有很不得不提的地位,这是因为他早期的创作如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有些开天辟地的作用 。很多人说,《天狗》那种疯疯颠颠的东西也算诗吗?的确,用我们现在文学鉴赏的眼光来看,这首诗是“简单”了点,但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人们是没有见过这样rock and roll 的诗的,大家习惯那些婉约的或者沉郁的诗歌,却没读过这种“我把日吃了,我把月吃了,我便是我了!”这种释放天性的东西,所以当时的青年是人手一本《女神》的,《天狗》之于他们,就像摇滚之于我们 。没有这种背景支撑,我们是不能理解《女神》以及郭沫若的价值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历史的同情”的重要性 。第二,强调读作品的重要性 。有些学者喜欢称为“文本” 。说的其实是作品批评和鉴赏层面上的定义 。作为一个考研党,你不需要把作品当做完全独立的脱离作者和背景的“文本”,而是要能够在面试和笔试的过程中让老师感受到你真的读过这写东西,而不是靠辅导书上的“故事梗概”来讨论问题 。这就要求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留意能够体现作家精髓的地方以及最打动自己的地方,答题的时候用来举例子 。绝对秒杀 。第三,考研笔记 。如果你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考试,算是比较充足的 。足够你做好这几份笔记:①真题考点分布 。列表格,把每年的考题归纳到目录上,分出题型,重复考题要标记出×2或×3,这样就可以看出重点分布以及每部分容易出什么题 。一定要亲自做这个工作,你会在整理过程中对考试出题方法和课本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且最好在备考之初做这个工作,如果你一直没选好学校,把两三个备选学校的历年真题都找到,做一遍这个事儿,不但避免了犹豫不决耽误时间,还可能会帮你做决定 。如图②教材各部分详细笔记 。市面上也有不少这种根据课本整理的笔记和真题集锦,如圣才教育等,这些可以拿来做参考,但我的建议是在第一遍看完之后脑子里形成大概的脉络,然后第二三遍的时候自己做笔记,慢慢完善,手写太麻烦,可以用电脑,有时候我们看书扫一遍根本看不出细小的论点,我就是看第三四遍了还有很多东西没注意到 。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看书,记录笔记,信息量很大的!③脉络笔记 。按照题材展现文学作品的丰富和变迁,这个工作可以在第二三遍的时候和上一个笔记同时做,读到哪里就在相应的题材上加一笔,标注主要作家和主要作品就好,基本不费什么时间 。但要反复缕缕,形成脉络,对各个时期,各个题材的文学力量涌动形成整体把握 。④还有一份笔记是考试后期发挥作用的笔记 。根据考试重点,按照目录顺序,整理出以前考过的和以后可能考的题目的答案,时时背诵 。如图此外,大家知道中文系往往古代看不起现代,现代看不起当代,作为一个现当代文学考研人,我当然感受到过很多“现当代有什么可读的呀”“这种东西我一点都看不进去”这类偏见,我的看法是,现当代确实无法超越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和地位,也理解古代文学的学者们对现当代的怨念,但文学语言的通俗化和白话化是大势所趋的,这种潮流在宋元明清清晰可见,所以,我们可以怪新文化运动太激烈,太偏执,却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 。况且,无论现当代文学如何,它都是我们来到现在的道路 。当然,现代文学不是孤立的,一个没有古代文学底蕴,不了解世界文学,不懂得文学批评的研究者,是很难走远的 。希望大家读研之后也能广读书,把学问,把自己,放在更博大的视野中 。rr1.多了解学校情况 。因为每个学校的考研的特点是不同的,特别是要了解学校出题的方向,因此,我们可以找一些师哥师姐,或者是老乡同学等,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些有用的信息 。2.要把教材准备齐全 。每个学校的同样的专业,使用的教材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弄清楚具体的教材,只要对于指定的教材了如指掌,才能说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有所把握,才能够成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