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在成长经历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那肯定是有的 。在我的人生中,每个阶段都有在脑海里印象深刻的事情,至今难以忘怀 。其中,在当下中华大地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时候,不由让我回忆起38年前的一件战“疫”的往事,以及所产生的的感悟 。1982年,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黑龙江齐齐哈尔的203驻军医院传染科,从事医护工作 。刚到不久,传染科的王主任,对我挺和蔼,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到农村执行医疗科研任务 。王主任年近五十,听别人说当初他是从国民党那里解放过来的,对传染病研究有两把刷子,在全国什么研究会、科研所的,都挂号冒泡 。出去溜达溜达总比整天呆在病房里面对患者痛苦的表情心情轻松的多 。另外,还可以随便跟着王主任学两手 。我同意!当时,齐齐哈尔嫩江地区农村出血热传染病很流行 。在校时开设过传染病学,但课程并没有重点提及,所以很陌生 。后来,才知道这种病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是一种黑线姬鼠染给人的 。虽然,不像非典和新冠病毒人传人,但被老鼠带的病毒给人沾染上了,死亡率极高 。王主任跟我所说的到农村执行医疗科研任务,就是去对得了这种病的患者,进行协助治疗和病例研究 。在辽宁生长的我刚到黑龙江,觉得这里的冬天嘎嘎地冷 。而出血热疫情高发期恰恰是11月份至来年2 月份最冷的冬季 。天冷了,老鼠也喜欢往住宅和家里钻,被它咬到或食用过的食物和水,以及接触到它的尿液、粪便等,就容易传染上病毒 。天暖和的时候,老鼠跑到野外,和人间接接触少,得病的机会就小 。没来之前就听说黑龙江这里冬天很冷,出来没戴帽子,耳朵冻得一扒拉就能掉下来 。来到这里后当地人讲,北边最冷的地方 “尿尿带棍,拉屎带锯 。”这都是太玄乎了 。不过,一次三九天我骑自行车在大街兜了一圈,挂在车上的人造革手提包,折了一下包带嘎巴一声竟然断裂了 。因为天气冷,加上当时交通不便,每次我跟王主任下乡医疗科研,下了火车倒汽车,有时还要步行,才能到达农村卫生院 。大冷天的,遭罪在所难免 。一次,王主任让我自己去最远的医疗点采集血标本 。没想到到县城下了客车后遇到了暴风雪,发往乡下汽车停运 。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我拦下了一辆拖拉机 。司机看我是个穿军装的,又听说是为帮助他们公社医院治病,便说上去吧!还满口答应多开五里路,特意送我到目的地 。车斗上已经有十几个人,大家尽管挤在一起,可白毛风刮来冻得大家直跺脚 。虽然我戴着皮帽子、穿大头鞋和皮大衣,但汽车开出没多远,就被寒风吹透了 。脚尖像被猫咬一样钻心的疼,整个麻木的下巴仿佛不在自己的脸上 。那一瞬间的最大愿望,就是马上下车坐在火炉边暖和一下 。没想到车走走着走着,在雪路上趴窝了 。好在车上的人离家还有二里的路程 。这时,天已经放黑了,我没别的选择只好跟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屯子 。没想到,这是个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待客非常热情,大家凑在生产队里一起大口喝酒吃肉,边唱边跳,把我灌得酩酊大醉,心肝肺都要吐出来了,才夸我实在,够意思!一觉醒来,我将小半个月的工资(二十块钱),偷偷塞到枕头下面,作为道谢老乡的热心帮助和款待,趁着大伙还在酣睡,拿着急诊包悄悄开门,一个人奔着头天晚上打听好的卫生院方向走去 。如果说北方的寒冷,仅仅是对自己肉体上的艰苦考验,那么面对瘟神和死亡的残酷,才是对一个医护人员心灵的拷问 。由于出血热患者大多数发烧,恶心、胸闷、全身关节痛等,初期总以为得了感冒而被忽视 。当发生皮下出血,产生休克、肾衰,很容易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当时我跟王主任来到农村各个卫生院,只需要一张介绍信,人家一看是解放军医疗专家来了,自然欢迎和配合我们的治疗方案 。我还记得当时王主任治疗出血热的拿手绝活:大剂量快速给患者静脉注入他自己研制的液体,然后用湿热的棉被裹在裸体的病人身上发汗 。虽然王主任研制的液体成分,我只知道一二,但核心配方我并清楚 。甚至能看出来有的乡村医院领导对此也抱着怀疑态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