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386,x86,RISV ? 一文了解处理器架构


什么是i386,x86,RISV ? 一文了解处理器架构

文章插图


处理器架构主要指的是处理器使用指令集 , 指令集是处理器使用的语言 , 只有具有相同架构的处理器可以执行相同的计算机指令 , 在处理器领域架构的命令有很多 , i386, i486, 奔腾, ia32, x86, x86-64, x64, amd64, RISC, arm, arm64 这些名字由于历史原因不是很清晰易懂 , 今天本文就来梳理一下各种处理器架构名称背后所表示的含义 。


不同处理器架构都有其出现的背景原因 , 每种架构也各有优缺 , 以 Intel 为例 , 其最初与 IBM 在1978年推出个人计算机使用的处理器芯片为 8086  , 16位处理器 , 大约有 29k 个晶体管 , 该芯片使用的处理器架构即为最初的x86指令集


随后因为由于 Intel 的16位处理器其性能无法应对 AMD 同时代推出的处理器 , 在此基础上推出了 i386 处理器 , 也叫做 80386 , 指令集依然是x86指令集 , 不同的是 i386 处理器是 32 位处理器 , 具有275K个晶体管 。


接着 Intel 1989年又相继推出了 i486  , 在其 386 基础上增加了晶体管数量 , 提高了浮点数性能 , 其指令集也是 x86 指令集 。


随后 Intel 在1993年便进入奔腾时代 (Pentium) , 也是 Intel 第一个正式 CPU 品牌 , 奔腾处理器完全向下兼容 , 其处理器架构也是以 x86 为基础  , 主要在晶体管数量和主频上有了大幅度提高 , 奔腾处理器12年的产品周期内一共有6代处理器 , 按照发布时间分别为 奔腾(1993年) , 奔腾 Pro(1995年), 奔腾/MMX (1997年), 奔腾2(1997年) , 奔腾3(1999年), 奔腾4(2000年) , 奔腾4E (2004年) 。
奔腾系列最后一个产品是奔腾4E , 这是Intel首次在系列产品中使用了64位寻址方式 , 就是通俗上的64位处理器 , 为了和之前的区分 64位x86架构处理器我们称之为x86-64 , 也有人直接写作 x64 。这款产品实际上是为了应对 AMD 当年推出的 速龙64 处理器 (2003年) 而草草推出的一款 64 位产品 。AMD 的速龙64比 奔腾4E 早了一年发布 , 其架构最早被称作 AMD64, 后来因为 Intel 也推出的兼容 x86 的64位处理器 , 所以都叫做 x86-64 。所以 AMD64 和 x86-64 和 x64 其实是同一种架构的不同名字 。




在 x86-64 出来之前的32位处理器架构我们成为 IA-32 架构 (Intel Architecture 32-bit) , 也可以成为 x86-32 。x86-64 向下兼容 IA-32, 也是目前消费级CPU的主流方案 。其最大的区别是64位寻址空间最大支持 256TB 内存 , 而32位系统最大只支持 4GB 内存 , 以目前工作、游戏的需求 , 4GB 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于日常使用 , 64位处理器几乎成为必然选择 。


2006 年 Intel 开始进入酷睿时代 , 典型的消费级产品为大众所熟知的 Core i3, Core i5, Core i7, Core i9  , 这些产品依然采用 x86/x86-64 架构 , 并增加了多核心处理器 , 超线程技术 , 补充了更多的指令处理复杂运算 , 这些处理器以及 AMD 的同代产品速龙(2003年上市) , 锐龙(2017年上市) 其核心指令集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 x86一直是霸占桌面处理器市场的存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