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言情文学与影视改编 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 二 )


在网文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这种矛盾的现象则得到了一种“主流”和大众的延伸 。一个典型的场景便是,当观众在甜宠文改编的剧情中“嗑糖”、感慨“这是什么绝美爱情!”同时,还有一批观众会打上一个问句,“不觉得可怕吗?现实中如果是这样……”
让我们把这一问题聚焦一下:忧心忡忡的“现实派”认为,看多了甜宠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女性自我认知:她们渴望霸道、渴望依附,她们用独立和尊严去交换一个精心打造的“舒适集中营” 。“一朵用毒汁浇灌长大的花,清水对它来说反而是毒汁”,毋庸置疑,在“现实派”眼中网文网剧快销品对女性来说就是“毒汁”,会让她们习惯于缺乏自尊与自我价值感,越向情感寻求满足,越会陷入不平等的陷阱 。
尤其,自所谓的顾漫三部曲《杉杉来吃》(改编剧名为《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被影视开发以来,便让“真白甜·伪励志”的争议进入大众视野 。处于女频网文阅读鄙视链末端、被诟病是女权大洼地的总裁文及其改编影视剧,总是身负“三宗罪”:霸道男主及其派生物傻白甜女主,由读者不安全感投射出的畸形恋爱关系——让渡平等关系取保护,和以“需要”来替代“爱”的有毒糖衣,成为了靶子文本 。
《何以笙箫默》
而“审美派”则坚持,甜宠也罢爽文也好,不过是一剂情感补充剂、一次清醒梦、一种现实生活的代偿 。与其说是当代人情感幸福度低,而去选择承担“代糖”功能的甜宠剧,不如说是因为懒得去恋爱,甚至不想谈恋爱,因而选择了一种可以快速满足的“精神保健品”,并提前注明了:这是没有玻璃渣的糖粉补充剂,请放心食用 。
在两种不同视角的角力下,竟也产生了一种国产网络作品独特的演进路径:职场剧甜宠化,但甜宠剧职业化 。前者体现为一众在行业布景板中谈恋爱的职场剧,常常被斥为是不够有深度的、肤浅的、娱乐化的工业糖精 。质言之,剧情设计对现实的处理仿佛总是透过一种传奇性的、理想化的加工,像是给现实加了一重过于柔化的滤镜,蒙上了一层粉红的蒙版 。
轻时代的幻梦与真实
若以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评判网络文艺作品,它们看起来则既不“刺”,又带着工业糖精味儿的苦,其质感显得十分“塑料”,不过是描着金边的乌云,看起来像青年人带着“奶味儿”的无病呻吟——太轻了 。
“轻”在网文及其改编作品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命的“轻”,如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主角会轻易地放弃生命,素素跳下诛仙台后便可以“换大号”白浅上线,某一世的痛苦与挣扎不过是一次“渡劫”体验;二是人性的“轻”,如《琅琊榜》里的角色是黑白、忠奸分明,几乎不允许存在人性的灰色地带;三是自我的“轻”,如《步步惊心》中若曦以爱之名追认的“四爷八爷之选”,内里却是有关生存的冷静筛选:胜利者的历史已经书写完成,她回溯性的选择本质上不是挑选理想的恋人,而是“怎样更好活”的选择,也因此八爷因为历史上必然的失败而被放弃——故事不过是对淘汰错误选项行为的合理化,裹上了一层好看的糖纸 。再如《欢乐颂》中“五美”,也是身段柔软,动机灵活 。在这里没有对种种不公正社会潜规则的、阶层的甚至是命运的反叛,更多地与“规则”合谋 。
这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嘹亮美学格格不入:尤其是五四以来的艺术以“求真”为旗帜,要打破“瞒”和“骗”,去表现生活的复杂面,窥测人性的复杂性,这种深度挖掘让其审美范畴偏重于滞重的悲剧性 。“轻审美”的处理自然地让故事缺少了一些厚重和丰富的“悲剧性”,既缺少命运格局虎步龙行的力量感,也欠缺了福柯所说的“(深思熟虑)不顺从的艺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