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痧的操作方法 最痛的扭痧


扭痧的操作方法 最痛的扭痧

文章插图
一、有关刮痧的概述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 , 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 , 蘸取一定的介质 , 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 , 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 , 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 , 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 , 临床应用广泛 , 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 。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 , 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
扭痧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方法是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 , 蘸水夹揪皮肤 , 造成局部瘀血 。这种扭痧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在施行时不需要任何器具 , 只需用手指即可 。扭痧疗法灵活 , 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 , 如颈部 , 自己可以给自己扭 , 中文名扭痧方 法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 性 质除痧方
刮痧多用于夏秋间因中暑或感受秽浊而见头眩、胸闷、恶心、肢麻、吐泻等症 。如感冒属外感夹暑型并有上述症状 , 或大部分症状者也可使用 , 但年老体虚者要慎用 。按中医理论 , 刮痧可以调和阴阳 , 活血化瘀 , 疏通经络 , 透邪外出 , 因此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
二、扭痧的操作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 , 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
2.操作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 , 蘸水后去夹扯起一部分皮肤向前揪 , 然后急速放开还原 , 依上述手法连续向一定方向拧扯 , 重复往返数次 , 以所扯皮肤处发红或发紫发黑(发痧的严重程度)但没有皮肤破损为止 , 此时常发出“叭叭”的清脆响声 , 由于外力的夹、挤作用 , 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 , 使血液渗出组织间 , 造成局部瘀血 。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 , 以皮肤出现瘀痕为度 。如果病情较重者 , 夹揪的力量要大 , 直至皮肤发紫发黑 。扭痧时 , 由于夹痧的作用 , 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 , 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 , 使施治处皮肤潮红 , 且稍有痛感 , 但痧被扭出后 , 则患者周身舒展 。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
中医里 , 揪扯皮肤的方法被称为揪痧或扭痧 , 可以看作是刮痧的一种简单变形 , 扭痧是指在身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 用手指揪扯皮肤 ,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 通过对皮肤的反复捏扯 , 可以疏通经络 , 使穴位处充血 , 改善局部微循环 , 起到舒筋理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 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
三、分析刮痧的临床应用
1.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 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 。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
2.注意事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