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盐碱化的原因

黄河地区土地盐碱化的原因1 .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以来,携大量泥沙淤海造陆形成的,位于华北地台区济阳坳陷的东北部,是中、新生代的一个沉降区,在第四系海相沉积物上覆盖一层河相沉积物,这种二元结构沉积物特性,深刻影响该区土壤积盐状况和盐碱特性 。2 .大气降水、黄河水侧渗、引黄水、海水侵染和风暴潮侵袭给黄河三角洲带来大量的水分和盐分,成为土地盐碱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所有进入三角洲地区的水分和盐分都经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系统,抬高了地下水位 。由于地势低平,区域径流滞缓,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区域土壤向积盐方向发展 。3.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盛行区,多年平均气温11.7~12.6℃,降水量530~630mm,蒸发量1750~2430mm,大气蒸发可使土壤水分汽化,促使地下水补给土壤水,成为土壤水盐向上运动的动力条件 。黄河三角洲蒸降比达到3.5左右 。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大于1时,说明土壤水的毛管上升运动超过了重力下行水流的运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随水流上升蒸发,浓缩、累积于地表 。在一般情况下,气候愈干旱,蒸发愈强烈,土壤积盐也愈厉害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年内干湿交替,降水集中 。从而引起土壤的季节性积盐和脱盐 。春季干旱多风,强烈蒸发,土壤表层盐分大量积累;到了雨季,盐分受降水的淋洗,土壤表层发生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逐渐增强,土壤又开始下一周期的积盐 。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的年内动态变化 。降水不仅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很大,平均相对变率为21%~23%,降水最多年为最少年的2.7~3.5倍,造成了黄河三角洲洪、涝灾害频繁,洪沥顶托,加重土地盐碱化 。4.黄河三角洲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区域地下水位的升高,区域地下水位的抬高反过来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 。黄河三角洲土地盐碱化的社会因子主要包括:盲目垦荒 粗放经营;植被破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地下水位抬高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有哪些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