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今南京)途中历游庐山时所创 。李白所描述景点是庐山著名的《三叠泉》瀑布 。我前二年的夏天有幸去游览观光过 , 只见山势陡峭 , 上、下"三叠泉"瀑布路径只有两旁人工设置的铁索链为依托 。下泉?需要40分钟 , 比较轻松 。我听、看到了泉底瀑响如雷 , 令人振憾 。只见瀑底绿树掩映 , 水流清澈 , 风景优美 , 虽然是夏季 , 但泉底却是"寒风徐徐"十分怡人 。观光后上来耗时约一小时 , 使人的体力消耗巨大 。李白这首诗前二句描绘了庐山三叠泉奇伟景象 , 既有朦胧美 , 又有三叠泉的雄壮美 。李白诗的后二句他用夸张的比喻和诗人浪漫想象 , 进一步加以描绘庐山三叠泉瀑布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 。宛如一幅生动山水画 , 反映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rr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写得气势磅礴 , 作者将一个典型的风景点以“入乎其内 , 出乎其外”的大手笔 , 描绘得有形有神 , 奔放空灵 , 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一句写大景: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上 , 慢慢地升起了一团团白烟 , 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 , 在红日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的很美 , 而且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次句写小景:远远地看那瀑布 , 象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遥看瀑布”四字点题 , “遥看”即是望;“挂前川”三个字是作者在脑海中形成的印象 。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 ,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大的白练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 , 凡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这个“挂”字也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扬 。第三句乘次句描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 , 一笔挥洒 , 字字铿锵 。“三千尺”形容其高;一个“飞”字则把瀑布喷涌奔泻的景象表现得极为生动;“直下”二字既描写出了山之高峻陡峭 , 又可见水流之急 , 那高空直落 , 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结句承接第三句 , 作者犹嫌不足 , 补上自己的想象:可能是银河之水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真是想落天外 , 惊人魂魄 。“疑是”二字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明明说得恍恍惚惚 , 读者也明明知道不是 , 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 , 才更为生动 , 更为逼真 。其奥妙就在于作者前面的描写已经孕育了这一现象 。你看 , 魏巍香炉峰藏在云霞烟雾之中 , 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泻 , 临空而落 , 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 ,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 , 虽是奇特 , 但却必然 。作者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 而是在形象地刻画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虽是夸张 , 但很自然 , 瀑布的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 雄奇瑰丽;虽是新奇 , 但很真切 , 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有人说 , 七言诗句中的第五个字最重要 , 第五个字要响 。所谓响者 , 着力处也 。这种说法在本诗中最具有说服力 。比如一个“生”字 , 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 , 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 , 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一个“挂”字化动为静 , 比之别诗化静为动 , 可算别出心裁;一个“落”字也很精彩 , 鲜活地勾画出高空突兀 , 巨流奔泻的磅礴气势 。很难设想 , 如果换掉这三个字 , 此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 。整首诗不着一“望” , 但前三句都写“望” , 扣题描写宏大之景;最后一句是写“想” , 驰骋想象并发出慨叹 。显示出了李白那种“万里一泻 , 最后势犹壮”的独特艺术风格!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