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药物 禽流感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二 )


三、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根据现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认为,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
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 。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发病后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 。在疾病初期即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肺内病变进展迅速,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 。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肌损伤导致心力衰竭,个别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和意识障碍 。
四、禽流感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
在适当隔离的条件下,给予对症维持、抗感染、保证组织供氧、维持脏器功能等方面的治疗 。
对症维持主要包括卧床休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物理或药物降温 。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治疗,但强调临床的治疗时机要“早、快、准” 。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在使用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并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也可使用 。
保证组织氧合是维持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重要器官正常功能的核心,可通过选择鼻管、口/鼻面罩、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等序贯方式进行 。
具体治疗方法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当操作,造成耐药和贻误病情 。
人感染禽流感预防
结合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发现,目前认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散养方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学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机会 。同时,要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加工烹饪食物等 。需特别加强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 。
同时,要做好动物和人的流感的监测 。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以及环境中病毒循环的状态,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禽间传播的措施 。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 。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和病毒学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学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
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