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药物 禽流感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预防禽流感药物 禽流感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文章插图
一、预防禽流感有哪些药物呢
专家建议,在预防方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抽烟,宜清淡、营养,少食生冷以防止寒凉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 。在治疗上,应尽早按照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的原则进行干预,在出现感冒症状早期,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或者西药 。
一、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
二、西药:达菲、扎那米韦、拉尼米韦和帕拉米韦 。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3年4月12日宣布,达菲和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对于H7N9禽流感显示出一定效果 。
厚生劳动省指出,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对H7N9病毒株进行分析后发现,达菲、扎那米韦、拉尼米韦和帕拉米韦等4种抗病毒药物能遏制病毒的增殖 。厚生劳动省指出:“患者服用这些药后应该有一定的效果 。”
三、中药茶饮:
1、大青叶、野菊花、生甘草,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 。单位或人群集体预防按照以上三味药2:2:1剂量配制茶饮 。
2、袋泡茶:银花10g、菊花10g、甘草3g,泡茶饮 。
3、桑叶9克、菊花6克、生甘草3克、防风3克 。沸水适量冲泡,代茶饮 。
4、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 。功能:清热解毒;适应人群:儿童(3-12岁) 。
5、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 。功能:清热化湿、养阴生津;
四、中药香囊佩戴法:
1、用藿香、艾叶、肉桂、山柰、苍术等各等量,将处方中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烘箱60度下干燥后,在洁净区内将药材混合粉碎至100目以上,有条件者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将粉碎的药粉包装成3.5-5克/袋,再制成香囊袋剂 。每人1个(3.5-5克/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用于芳香解毒 。
2、用藿香、艾叶、肉桂、八角等各5克,冰片1克,粉碎可制成香囊5个(每个约4克),每次1个胸前佩戴,晚上睡觉时可放置枕边 。每周更换2次 。
二、禽流感的发现历史及流行病学
发现历史和流行病学
1878年从瘟鸡中分离得到的,1901年称这种“鸡瘟病原”为“过滤性因子”或鸡瘟病毒(Fowl plaguevirus,FPV) 。后来,又发现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在禽中也可引起鸡瘟样疾病,即我国俗称的“鸡瘟” 。为区分两者,前者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病毒,后者称为伪鸡瘟或亚洲鸡瘟病毒 。1955年,根据病毒颗粒核蛋白抗原特性,认定FPV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 。绝大多数在禽中并不引起鸡瘟,甚至呈静默感染或健康携带状态,如2013年在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本不导致禽间致病 。
H5N1亚型于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 。截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死亡了371例 。病例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我国发现了45例,死亡30例 。大多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为年轻人和儿童 。2013年3月,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山东、江西、湖南、福建等10省(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 。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
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 。而传播途径仍需明确 。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 。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散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露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 。目前研究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 。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虽然出现了个别家庭聚集病例,但目前,未发现该病毒具有持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