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治疗疟疾的方式 疟疾的鉴别诊断方式( 二 )


三、疟疾的诊断方式
诊断
1.流行病学
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 。
2.临床表现
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 。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 。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 。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 。
3.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查找疟原虫,通常找到即可确诊 。血片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时采血,此时原虫数多、易找 。需要时应多次重复查找 。并一定要做厚血片寻找 。如临床高度怀疑而血片多次阴性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疟原虫 。
4.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PCR检测方法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成多种方法,如巢式PCR、反转录酶PCR、PCR-ELISA等 。除可以直接检测血样中的疟原虫外,还可以检测滤纸干血滴上的疟原虫 。已从检测恶性疟原虫发展到检测间日疟原虫 。
(2)DNA探针检测DNA探针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
5.治疗性诊断
临床表现很象疟疾,但经多次检查未找到疟原虫 。可试用杀灭红内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治疗48小时发热控制者,可能为疟疾 。但注意耐氯喹虫株 。
四、疟疾的鉴别诊断方式
鉴别诊断
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疟疾,或疑似疟疾的其他疾病,应进行鉴别 。疟疾有发热和肝、脾肿大症状,应与有此特征性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 。
1.与常见疾病鉴别
(1)血吸虫病既往史中曾有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过疫水和有尾蚴皮炎史 。发热和肝、脾肿大、消化道症状有腹泻、黏血便等,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吸虫病试剂盒测试,抗体、抗原均阳性 。
(2)阿米巴肝脓肿不规则发热,肝明显肿大和有明显压痛,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超声波检查可见肿块 。
(3)败血症畏寒或寒战、高热,肝、脾肿大 。可出现迁徙性脓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一般可追问出感染原因及过程 。血细菌培养阳性 。
(4)伤寒初为弛张热,后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出现玫瑰疹,可见胃肠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 。血、骨髓、粪尿细菌培养阳性,肥达氏反应阳性 。
(5)钩端螺旋体病弛张热或持续性发热,有腓肠肌痛的特征性症状 。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肝、脾肿大 。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 。
(6)急性肾盂肾炎不规则发热,腰酸,尿频或尿痛 。尿中出现红、白细胞和蛋白,尿液细菌培养阳性 。
(7)布氏杆菌病弛张热、睾丸炎是特征性症状之一,脾肿大而有压痛 。血清凝集试验或ELISA试验阳性 。
(8)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发热、畏寒,常伴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又如登革热,高热伴畏寒,肝、脾肿大、四肢及躯干疹 。有些病毒感染,不规则发热,多方面检查均未查出病因,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却测出一种病毒的阳性结果 。
2.与脑性疟以外的昏迷的鉴别
脑膜炎、脑炎、癫痫、脑脓肿、脑瘤、脑血管意外、热带地区的锥虫病,镰状细胞病等均可引起昏迷,如将其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结果综合起来分析,不难判断是否脑型疟引起的昏迷 。不过,至少在现阶段,凡近期在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居留过而出现昏迷症状者,脑性疟是首先要考虑的疾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