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办 常按五个穴位暖身御寒


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办 常按五个穴位暖身御寒

文章插图
一、冬天手脚冰凉怎么按摩有效
1、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 。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 。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
2、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 。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
3、肾俞穴
肾俞穴,可以用手擦到发热,也可以用温灸盒艾灸,治疗5~10分钟 。这个穴位是肾的俞穴,有补肾的作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
4、气冲穴
气冲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的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的腹股沟动脉上 。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1分钟,然后随动脉的跳动一松一按,持续两分钟,有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脚 。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又叫长寿穴、鸡汤穴,每天按一按、灸一灸或者揉一揉,就像每天喝一碗老母鸡汤,很补身子,一年四季、老少皆宜 。手心罩在膝盖上,中指往下放,按住胫骨前缘的最高点,再往外移出1寸,就是足三里穴 。这是胃经的合穴,能生发胃气,对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足三里可每天揉按2~5分钟,也可用指腹点按,点按时四指握住小腿后侧肌肉,拇指在前点按即可 。
二、手脚冰冷的原因分析
人体透过一套极精密而复杂的体温调节机制将温度维持在恒定的状态,其中包括了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系统、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 。然而,事实上人体的温度并不是全身到处都一致的,位于头部的深层到重要脏器所在的胸腹部有著较为恒定的“体核温度”,而头部的皮肤表层以及四肢的温度则为“体壳温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寒热和体核温度的影响 。
在严寒的冬季,体表的浅层静脉收缩以减少体热的散失,四肢的血液回流集中在深层的静脉,所以此时愈末端的手脚会愈冰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只要将保暖的工作做好,再补充一些热食(如姜汤、热巧克力或热牛奶),都能让四肢较为暖和 。而病理性的手脚冰冷则常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包括摄取不足和吸收不良)、低血糖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状态、自律神经失调、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疾病、失血过多、冻疮、具有雷诺氏症特征的自体免疫疾病、末梢神经失调、肾衰竭、卵巢功能失调以及某些颅内肿瘤 。
三、中医对于手脚冰冷的看法
阳气亏损
此类即大众较为熟知的“虚寒型”体质,通常还会伴随“血虚” 。这类人可见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甚至全身都容易怕冷,精神常常低靡不振,做起事来常觉没劲儿,甚至对于周遭事物也都漠不关心、不感兴趣,也可见常常拉肚子,食物都没消化完全,肚子容易胀气,腰腿也容易酸软,有时候小便还会变得很频繁 。这时中医通常会采取“温阳”的治疗手法,可能会使用的方剂包括真武汤、理中汤、真人养脏汤或是桂附八味丸等等 。
若是伴有明显“血虚”的人,则还可兼见面无血色,眼结膜或甲床颜色苍白,容易头晕目眩,身体酸痛等等症状 。这时除了“温阳”之外,还要加以“活血补血”,可能会运用的方剂则有十全大补汤、当归四逆汤等等 。此类人平时居家也可用人参、枸杞、红枣、龙眼肉、生姜等物制成温热茶饮作为保养之用 。此外,也应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及冰冷饮食,否则将进一步损伤阳气,使症状恶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