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同一种桂花 桂叶和桂花是一样的吗


可不是同一种桂花 桂叶和桂花是一样的吗

文章插图


桂子月中落,唐诗中的桂子和桂花,有何不同?
桂花是中秋之花,传说是月中嫦娥抛下的桂子,落入人间,在中秋开出芬芳的花朵,尤其是以中秋节为胜,那天夜晚如果你有缘分,还可以亲自体会从天上降落的桂花 。
让我们从诗词溯源,寻找那月宫桂花最初的存在和芬芳 。
宋朝李清照喜欢桂花,她爱桂花,说桂花自是香中第一流,有牢骚了一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说这么芬芳的花,为什么当年屈原就没有写呢?
先秦战国的屈原没有写桂花是真,但是写了桂枝,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屈原
“辛夷车兮结桂旗 。”屈原
拿着桂树枝,站在水边去等待,思念是那么的焦虑 。
那木兰做的豪华的车子,上面插着桂枝旗帜 。
按道理谁也无法抵御桂花的香气,或者是他不写之写 。
但是屈原时代的桂枝,或者和李清照的桂花无关,因为桂枝是樟树科的芬芳药材,其枝干树叶有特殊的辛香,在先秦之前就广泛用于中医药,降气、利关节,补中益气 。直到今天,市场上的辛香卤料里,常有一种桂皮,就是指的这种桂树 。
在上古的秋天,天气降温,桂枝香气,辛温通脉,可以辟邪 。
汉朝的一本《汉武洞冥记》里,是后汉郭宪写的关于汉武帝修道的事宜 。
彼时,嫦娥是月神成仙的故事,已经定型 。但是此时月亮上还没有桂花树 。
汉武帝在未央宫修建了影蛾池,用以赏月,还招待来自各方高山里的修道人 。其中就谈了桂树,说有一种鸟,常常衔着桂枝飞翔,然后果实落在南山,落地生根,可以长到七八尺,这些神仙道人非常喜欢这棵树,砍下树枝酿酒,叫作桂醪,喝一滴,浑身金黄,称为黄桂之酒 。
那么从这里看来,至少汉朝用以酿酒的桂树,是用桂枝酿酒,而不是花 。
这种桂树是枝叶有香,是樟树科肉桂月桂的枝干,当然它们也在秋天开花,只是花香远远没有桂花香气那种天香 。
但是也是这之后,月宫中有桂树,就开始流传民间 。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曹丕《秋胡行》
汉魏时代,还没有中秋节,但是秋天仍旧会攀折桂枝,以应秋分或者月圆 。


“舟子夜离家 。开舲望月华 。
山明疑有雪 。岸白不关沙 。
天汉看珠蚌 。星桥视桂花 。
灰飞重晕阙 。蓂落独轮斜 。”南北朝庾信舟中望月诗
南北朝时代仲秋赏月,这是唐朝八月十五和宋朝中秋节的民俗起源 。这是一个民族交融交流的大时代,有芬芳香气的桂花品种,在农历八月应时而开,以其花香胜,装点着人间的秋色秋香 。
这里的桂花就是大家熟悉的木樨属的桂花 。
庾信在农历八月十五舟中看月亮,山明如雪,岸沙如霜,明月如珍珠,仰头看着月亮中的桂花树的影子 。想必那桂花的芬芳,也在岸上飘来,仿佛天上飘来是一样 。
“桂宫袅袅落桂枝 。露寒凄凄凝白露 。
上林晚叶飒飒鸣 。鴈门早鸿离离度 。”南北朝沈约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节录
南北朝时代仲秋登台望月,正是桂花开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认为人间的桂树是月宫里掉落下来 。这个袅袅,是指的桂花的香气,也表明那个时候,人们秋天是连花带叶的欣赏桂花 。重在整体,而不单是花香 。
或者自古人们按节气簪花,树枝更容易固定在头饰和服饰上头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