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营销和跨界的王老吉 王老吉 营销( 二 )


凉茶的市场主要在两广地区 。王老吉凉茶起家于广州 ,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 在发展过程中 , 王老吉传人“分家” , 一支去了香港 , 一支则留在了广州 。上个世纪90年代 , 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从香港王老吉凉茶后人中得到了凉茶配方的授权 。但当时 , 王老吉品牌由白云山控股股东广药集团在进行运营 。
于是 , 鸿道集团向广药集团签约取得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 授权其子公司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凉茶 。
那句脍炙人口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 便是鸿道集团为王老吉量身打造的广告语 。
随后的几年 , 鸿道集团不惜砸下重金营销 , 推广王老吉品牌 。据媒体报道 , 当年的鸿道集团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投入了4000多万元的广告费 。在2004年 , 其还曾斥巨资购买央视的黄金广告时段 。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之下 , 王老吉的“下火”功能深入人心 ,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品牌变得全国皆知;王老吉也迅速成为了凉茶行业的领头者 。据报道 , 2008年 , 王老吉的市场覆盖率高达90% , 营收突破100亿元;到了2011年 , 其销售额翻了一番 , 超过了200亿元 。
凉茶市场也由此“火”了起来 , 吸引了更多品牌商家入局 。广东一带的传统凉茶厂家 , 包括潘高寿、邓老凉茶等 , 先后进入市场 。2006年 , 达利集团推出了凉茶品牌“和其正”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统计 , 在加多宝运营“王老吉”商标的那几年 , 国内凉茶市场规模年同比增长率一度高达16.7% 。
2010年 , “王老吉”商标租赁到期 。在2012年 , 鸿道集团也推出了与王老吉同款包装、采用王老吉配方的“加多宝”品牌 。
双方缠缠绵绵的“诉讼长跑”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直到2019年 , 法院判决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司共计100万元 , 要求加多宝公司立即停止发布包含“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广告词的广告等 ,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才终于落幕 。
(图源:视觉中国)
凉茶行业两大龙头不只对簿公堂 , 更是在市场上大量投入营销费用 , 并大打价格战 , 不断压缩整个凉茶行业的利润空间 。
这样做的结果 , 是双方都斗得精疲力尽 。王老吉巅峰期不再 , 在2017年的销售额已经下降到85.74亿元 。加多宝更是在这期间经历了22次败诉 , 以及公司高管离职、大规模裁员等 , 元气大伤 。
但在这几年中 , 国内饮料市场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气森林、喜茶等新式饮品相继崛起 , 国内的凉茶市场也逐渐“凉了”下来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 , 2012-2017年凉茶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6.7%、15.9%、15.1%、15%、9.7%和9.1% , 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 , 2019年凉茶在家庭场景下的消费同比下降9% 。
王老吉如何“去火”?凉茶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 王老吉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Z世代”消费人群成为现在的消费主力 。相对于口味偏甜且单一、包装又有些老化的凉茶 , 他们更偏爱口味多样、品类创新、包装新颖个性的新式茶饮 。
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数据显示 , 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 , 并且消费人群的体量还在持续增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