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比喻人的高贵品格 松比喻的高贵品质( 三 )

但却并无苦闷彷徨之意 。他本人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佛家思想的核心是与世无争 。
因此,每次惆怅,他很快就会被道家和佛家思想影响,让他每次惆怅都只到此结束,而不会更加地深入 。基于此点,他的一首《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表现得十分地豪迈洒脱 。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古代诗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因理想不能实现,而苦闷惆怅,消沉低落之下就将这些情绪排解在大自然中,确实有一种“天大地大,只有大自然属于我”的意味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消极避世,只是他们把感情都寄托在这些景物上,一方面是为排解,另一方面是为表明自己的心迹 。
结语总之,竹和松本无情,是作者赋予了它们高尚的品格,才得以流传至今,让我们一看到它们能想到它们身上美好的品性 。其实细想一下,这样的形容还是十分贴切的:有抱负的人,多是胸怀天下,或上阵杀敌,或对峙朝堂,或置身民间,或独善其身,当这些都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与现实相斥的磁场,于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 。
由此可见,像竹和松这一类的意象意蕴还是十分深刻的 。当然,不管如何,都离不开引用它之人的主观感情,以及景物本身的特点 。寻找一下,便会发现成为古人笔下的“座上宾”的可不仅仅是竹和松,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意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