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还有什么不会贬值


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还有什么不会贬值

文章插图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采访人员 马文静 杨柳青)近日,人民币持续贬值,汇率重回“6.5时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4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上周的下跌走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分别跌破6.55和6.59,贬值幅度均超过600个基点 。
近期,美联储释放加息信号,美元指数持续走强 。这被市场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下跌的重要原因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日前称,“就中国来讲,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有基础和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
王春英指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韧性比较强 。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顺差仍会保持一定的规模,将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作用 。而汇率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及时有效地释放了外部压力,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当前境内主体外汇存款在7000亿美元以上,属于历史高位 。企业通常会择机结汇,“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行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汇率调整,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央广网采访人员表示,“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是以市场为主导,所以人民币汇率涨跌受市场供求的一些短期因素影响,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仍然维持基本稳定 。”
曾刚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当下全球货币政策变动短期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美联储启动加息,预计未来还会持续利率水平上调,而美元利率上升,以及美元指数的走强,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的货币出现一定的贬值压力 。而中国的经济目前是以稳增长为主,货币政策会关注国内经济需要,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不会跟随美联储的加息而出现货币政策的收紧,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是合理的正常的现象 。目前来看不论贬值幅度,还是资金流动规模,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相对于过去人民币长期积累的升值幅度、我国长期持续的资本流入,以及长期持续的贸易顺差而言,现在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
“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将维持,但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 。”中国银行研究院吴丹告诉央广网采访人员,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相对平稳,未出现明显下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疫情等因素对经济造成的下行压力不会持续太久,国际收支结构平衡稳健,外汇储备合理充裕,人民币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 。
中金研报指出,上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1.8%,是2018年以来第三次单周贬值幅度超过1.5%,但市场情绪并未明显走弱 。上周人民币贬值时期,成交量和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变化不算很大,市场情绪没有出现显著变化 。实际上,本轮汇率波动之前,资本流出压力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后续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基本面更为相关 。预计后续随着财政政策加速落地,市场情绪有边际改善的可能 。
在曾刚看来,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中国通过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来隔断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干扰,能够更好地维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好地支持国内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
吴丹指出,人民币适度的贬值不是坏事,需要客观看待汇率波动 。长期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弹性较强,适度走低是贬值压力的合理释放,且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出口成本,缓解部分出口压力,有利于贸易顺差稳定持续 。市场主体也有比较充裕的外汇流动性,汇兑风险可控 。截至3月末,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境内外汇存款余额达7277亿美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了318美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