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起源于哪个朝代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有哪些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有哪些 , 和绿化带上的石头叫什么?统称“置石” , 或者直接叫作景观石,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堆山置石”、“假山叠石” 。石材种类有很多 , 比较常见的有太湖石、黄山石、卵石、英石、斧劈石、竹笋石、宣石、黄腊石等等 。不同的石材质地、外观都不一样,用处和达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西湖十景起源于哪个朝代?西湖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国式审美趣味的集中表现 。
现在的西湖十景并非每一处都值得专程去玩 。“双峰插云”基本无景可看,柳浪虽有,却没有莺声可闻 。断桥的雪并无特别之处;看十里荷花不必专程到“曲院风荷” 。看西湖的秋月也不必专程到“平湖秋月” 。雷峰塔虽然重建 , 但已经没有倾坯衰败的砖塔在夕阳中的古意 。
西湖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 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新西湖十景”于1985年确定,其中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值得一看,其他都很一般 , 黄龙吐翠则完全不值得一游 。【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西湖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是经营了几百年的三个人工岛,与西湖浑然一体 。它们和苏堤一样由浚湖葑泥堆拥而成的人工岛屿,其中小瀛洲最大,阮公墩最小 。小瀛洲是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上有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小瀛洲【网图】【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西湖断桥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夏天断桥下的西湖里有荷花 。断桥还是白堤的起点,因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而名断桥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是夜西湖的精髓 。位于白堤西端 ,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这是一个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 , 亭台楼阁错落其间 。平湖秋月的赏月石站在平湖秋月,可以欣赏西湖水面的全景 。【西泠桥】西泠桥是西湖最美的桥,人们来这里主要是寻访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慕才亭,即苏小小墓 。【苏小小墓】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的一位歌伎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 , 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 。曾经受她银两资助得中功名的滑州(镇江)刺史鲍仁,将其葬于西泠桥畔 。苏小小【武松墓】西泠桥边还有武松墓 。【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 , 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 。南宋时期,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也有“六桥烟柳”之说 。杭州有“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六桥”指的就是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次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苏堤全长三公里 , 适合骑车或者走路慢慢玩 。【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为西湖十景之一 。其前身为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 , 元朝以后园芜景败 。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 。现在的“柳浪闻莺”,柳浪虽有,但已无莺声可闻 。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条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 。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 。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 。——万达甫《柳浪闻莺》【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位于西湖的西南角,靠近苏堤的部分较为精致,靠近杨公堤的部分较为野意 。红鱼池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花家山麓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入溪中,故名花港 。【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的第二位,这里栽种上百个荷花品种,包括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 。曲院风荷【网图】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腌忱泛牛汗手蕉鸭浠队阍藓推缆?
中国古典园林总体境界?一 花 , 一草,一池,一木 。“境生于象为”,有限的物象引来无限意象的空 间遐想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古典园林携带着浓厚的自然风味与艺术气息 。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 。即“生境”、“画境”和“意境” 。
“生境”就是自然美 。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道家,主张自然主义哲学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园林模山范水,亭台楼榭,绿荫红花,山贵有脉 , 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
【西湖十景起源于哪个朝代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有哪些】好比留园的太湖石,不带半分造作矫情,自然、质朴、坚韧、独特、不可复制,展现出“皱、漏、瘦、透”之美 。
“画境”就是艺术美 。将自然和生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 , 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源于自然 , 高于自然” 。唐代诗人孟郊言:“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 雷,文章得其微,万物由我裁” 。宋代掇石叠山,师其形,写其意 。各艺术门类可突破界域,触类旁通 。中国园林参悟于 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 。“山水画卷的简约笔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园林的气息 。
留园的曲豀楼位于中部水池东面,从其西墙上的门洞和空窗,可以将中部水池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池对岸的明瑟楼,近处的小蓬莱、濠濮亭,左侧的绿荫轩 , 春日的紫藤、夏日的荷花、秋日的银杏、冬日的白雪,皆是园主收入门洞、空窗画心的物象,在光阴里构成一幅幅生动而立体的画作 。
“意境”即含蓄美,恍惚美,使用多种艺术手法,从“生境”和“画境”升华,感受到美的境界 。“是景语皆情语也” 。园林要有意境,设计关键在于虚 , 虚实相生,有诗意氛围,艺术境界 。园林从仅供游玩休憩的写实山水园林到古朴、典雅、自然、 清幽、意境深远的写意山水园林 , 从形而下的技术到形而上的艺术,成为 有着醇美韵味,独具一格的中国式园林 。
俞樾的《留园记》中就曾提到:“嘉树荣而佳卉茁 , 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 , 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可见留园叠石假山的堆叠意境美 。
园林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 , 造园家,抑或称艺术家,将想象与创造熔在一腔热情里,糅合山水、建筑、花木,自然鬼斧神工的精雕与人文能工巧匠的细琢完美契合 。
两宋时期叠石为业的技工?根据设计构思和造景要求对山石的质地纹理石色进行挑选,山石的块径大小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叠山需要 , 中层所占体量大,触目多,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湖石形态宜“透漏皱瘦”,其它种类山石形态宜“平正角皱”根据施工条件备好吊装机具 , 做好堆料及搬运场地道路的准备…质量要求假山艺术形态要求山体美观自然,符合自然山水景观形成的般规律,达到虽由人做 , 宛如天成 。
假山叠石工程指采用自然山石进行堆叠而成的假山、溪流、水池、花坛、立峰等工程 。操作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假山施工技术素质,经过培训与技术考核,工程主持人并应具备相应的施工经验 。
北宋时宋徽宗的艮岳有何特色?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景龙门内以东,封丘门(安远门)内以西 , 东华门内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6里,面积约为750亩 。艮岳突破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规范 , 把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典型、概括的山水创作为主题,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大转折 。苑中叠石、掇山的技巧,以及对于山石的审美趣味都有提高 。苑中奇花异石取自南方民间,运输花石的船队称为“花石纲” 。
由于汴梁附近平皋千里,无崇山峻岭,少洪流巨浸 , 而徽宗认为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所以对寿山艮岳的景观设置极为重视 。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设雕阑曲槛 , 葺亭台楼阁,日积月累 , 历十数年时间 , 使寿山艮岳构成了有史以来最为优美的游娱苑囿 。宣和四年(1122)艮岳初成,李质、曹组分别奉旨作赋,又写了《艮岳百咏》 诗一组,徽宗自己也作了一篇《御制艮岳记》。此后还有兴造,一直延续到靖康年间(1126 一1127) 。
风景建筑
编辑
整个艮岳以南北两山为主体,两山都向东西伸展,并折而相向环拱,构成众山环列、中间平芜的形势 。北山稍稍偏东,名万岁山 , 山周5公里有余,最高一峰达90步 。峰巅立介亭,以界分东西二岭 。据亭南望,则山下诸景历历在目,南山列嶂如屏 。北望则景龙江长波远岸,弥漫十余里 。介亭两侧另有亭, 东曰极目、萧森;西曰麓云、半山 。东岭圆混如长鲸,腰径百尺,其东高峰峙立,树巨石曰飞来峰,峰棱如削 , 飘然有云鹤之姿,高出于城墉之上 。岭下栽梅万株,山根结构萼绿华堂 , 梅花盛开时有“绿普承跌 , 芬芳馥郁”的境界 。
堂侧有承岚、昆云诸亭 。又有外方内圆如半月的书馆,屋圆如规的八仙馆 。还有挥云厅、揽秀轩、龙吟堂、紫石岩、朝真蹬等景点缀其间 。由朝真蹬可往介亭,但蹬道盘行萦曲,扣石而上,忽而山绝路隔,继以木栈 , 倚石排空,周环曲折,形如艰险难行的蜀道 。梅岭尽处山冈向南伸延,其间有遍植丹杏鸭脚(银杏)的杏帕 。有栽于石隙土穴的黄杨 , 曰黄杨嗽 。修冈之上成片的丁香间缀以磊磊山石称丁嶂 。又有在自然的颁石之下杂栽椒兰,名为椒崖 。
再往南已是寿山东南,西临雁池,增土为大坡,坡东南柏树茂密,动以万数,枝叶扶苏,如幢盖龙蛇 , 是为龙柏坡 。坡南又有小山,横亘1公里,其景穷极奇妙,称芙蓉城 。万岁山西有长岭,自此向南绵亘数公里 , 与东岭相遥望 。山口石间有水喷薄而出 , 形若兽面,名白龙沜 。周围有灈龙峡、罗汉岩诸胜,间以蟠秀、练光、跨云诸亭点缀 。又西为万松岭,青松覆被密布于前后,岭半建楼,名倚翠 。岭上下又设东、西二关,关下平地凿大方沼 。沼中有洲诸 , 东日芦诸 , 上葺浮阳亭;西称梅诸,上建云浪亭 。池水向东流入雁池,西出为凤池 。
中分为二馆,东曰流碧,西曰环山 , 另有巢凤馆、三秀堂之属 。艮岳的南山称之为寿山 , 山林葱翠,望之若屏,虽然其方广仅数公里,但前山两峰并峙,山后冈阜连属,峰峦崛起 , 望之千叠万复 , 不知其几千米 。山南起大池 , 名雁池,池中莲荷婷婷,雁兔栖止 。临池倚山有嚷嚓亭,取“鸟鸣嚓嚓”之意 。《艮岳百咏》 称:“圣主从来不射生 , 池边群雁态飞鸣 。成行却入云霄去,全似人间好弟兄 。”
亭直北是绛霄楼 。寿山南坡叠石作瀑,山阴置木柜,绝顶凿深池,车驾临幸之际令人开闸放水,飞瀑如练,泻注到雁池之中,这里被称作紫石屏,又名瀑布屏 。循寿山西行 , 密竹成林 , 其内是四方贡献的各种珍竹 , 往往本同而干异,又杂以青竹,故称作斑竹麓 。其间有小道透迄穿行 。艮岳大门位于苑西,名华阳门,入门园径宽于驰道,两侧奇石林立,著名的峰石有:神运、昭功、敷文、万寿等,其中神运峰“广有百围,高六初 , 居于道中,外构亭以覆之” 。
石侧立碑,镌徽宗亲书御制记文 。苑西仿农舍建西庄、山庄,周围辟粳稼寂麻之地 , 山坞之中又有药寮,附近植祀菊黄精之属 。万岁山西北原有瑶华宫,后为火焚毁,丫是据其地凿大池,名为曲江,自苑外引景龙江水,屈曲绕行,直至封丘门,池中有堂,曰蓬壶 。西行为漱玉轩、炼丹亭、凝观、圆山亭等 。
整个苑中建筑则亭台楼阁,斋馆厅堂;山岭则冈阜洞穴,岩崖帕壁;泉池则川峡溪泉 , 洲诸瀑布 。更有乔木茂草 , 走兽飞禽,其胜概难以尽述 。来到苑中,四向环顾,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而不知东京汴梁原是开阔平夷之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竟是人工委积开凿而成 。因而徽宗万机之余徐步一到,不知崇高富贵之荣 。而腾山赴壑,穷深探险,绿叶朱苞、华阁飞陛、玩心惬志、与神合契,遂忘尘俗之缤纷,飘然有凌云之志,终可乐也 。
寿山艮岳完工未久即遇金人围城,及金人再至,围城日久,钦宗命取苑中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沐河,并拆屋为薪,凿石为炮,伐竹为笼篱,又取大鹿数百千头杀之以飨卫士 。至都城被攻陷,居民皆避难于寿山、万岁山之间 。次年春 , 祖秀复游,则苑已毁矣 。明代李梦阳曾赋诗叹曰:“城北三土丘,揭薛对堤口 。黄芦莽瑟瑟 , 疾风鸣衰柳 。云是宋家岳 , 豪盛今颓污 。我闻帝王富,东南实罕有 。凿池通嵌窦,移山媚户墉 。岌众楼观台,纵吸风雷走 。岩阴翡翠吟,海窟蛟髦吼 。燕赵矜丽人,搜剔充妃后 。君臣互沉洒,斯道诅能久 。呜呼花石费,锚株尽官取 。北风卷黄屋,此地竟谁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