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栽培技术 桂花树红叶子的叫什么大桂( 四 )


中耕时应注意不要碰伤近地面茎皮,以减少萌蘖的长出和营养的消耗,从而加速茎干长高和长得粗直 , 提高肉桂树皮的产量和质量 。有间作物的林地,结合护理间作物对肉桂进行中耕 。成林后每年除草1次 。
3.施肥时间和方法:肉桂生长期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生长繁茂,因此,要适当施肥,一般每年施肥2~3次 。
第1次在2~3 月植株抽芽现蕾时,施足芽肥、花肥,以施氮肥为主,可用1:8的稀人畜粪水或每25升水加硫酸铵50~100克施下或施用饼肥亦可,每株施5~10千克,以促进长芽抽蕾 。
第2次在7~8月青果期,以施氮、磷肥为主,可用草皮灰、过磷酸钙、人粪尿混合肥或有机肥50千克加入0.5千克过磷酸钙混合沤制腐熟后施入,每株施5~10千克或每株施复合肥0.5千克 。
第3次在11~12月,施养果肥和过冬肥,以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用100千克厩肥加3~5千克过磷酸钙或磷矿粉、草木灰200千克经沤制腐熟1个月后每株施5~10千克 。
水肥及速效肥可松土后开浅沟浇入或撒入,有机肥及磷肥开15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每次施肥后均要培 土 。肥料施于齐树冠外缘,施肥量随树龄而增加,干肥施后无雨时要浇水 。以采收桂皮为目的的林地,在肉桂长至10~15年时,夏冬两季的2次追肥应增加有机肥和磷肥的用量,以促进桂皮油层的形成,提高桂皮质量 。
施肥次数和施肥量要看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定 。肥力中等的林地,每年施肥次数可多些,一般3次 , 如条件许可则施4次,施肥量也适当增加 。肥沃的林地,土壤肥力高 , 每年只在夏、秋季各施1次,宜少施氮肥,重施磷肥钾肥 。
4.修枝和间伐技巧 :修剪枝条可以使得桂树长得粗壮,是提高桂皮产量的重要措施 。以加工桂通或利用枝叶蒸油为目的的肉桂林地,一般在种植后第2年开始 , 每年在秋季修枝1次,用锋利的刀子紧靠主干削去枝条 , 削口要平滑,保证主干 至少存2~2.5米长的光滑通直段,生产更多的桂皮产品 。
以利用枝叶蒸油为主的肉桂林地 , 则应在定植后的第3年摘顶,以促进分枝萌,增加枝叶产量 。
以生产高价值的药用桂皮为主的,整枝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按市场需求的标准生产的企边桂、板桂、油桂等规格的产品,树皮不允许有死节疙瘩,而且主干高大通直,树皮产量亦高 。除此,修枝要求以“一早、二光滑”为原则 。
修枝应在种后第3年开始,每年进行1~2次,每次修剪从地面到树冠的1/3以内的枝条;小枝条用利刀紧靠主干削平,但 不能伤其主干的树皮 。较大的枝条不能一刀削除的,可用锯子锯掉,保证切口平滑,以利于愈合 。枝条伤口越小越易愈合,故修枝应在秋、冬季进行,宜早不宜迟 。对成林肉桂树,在修枝的同时,还要把病虫枝条、弱枝和过密的枝条剪去,以利于植株内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树干生长和桂皮内油层的形成 。
以培育大肉桂树林为目的的林地,凡是生长郁闭的林冠,都会影响油分的形成和开花结果 。因此,要进行适当间伐,保持行株距为10米×8米较适宜,使树冠之间的枝条不互相遮盖 。如要进行高压或打插繁殖,修剪时适当留下繁殖用的侧枝 。
5.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是肉桂生产中一次种植多次收获、投工少收益多的造林方法 。肉桂树根有很强的萌芽能力,成林的肉桂树被砍伐后1~2个月 , 树桩的近根处可萌发出3~5个新芽 。故在每年5~6月砍伐剥皮后,应将砍伐过的林地进行1次全面的翻耕、除草、松土、施肥,以促进萌芽抽梢并使其生长粗壮 。当新生苗木高60厘米时,选留1~2株生长旺盛、粗壮无、无病虫害的留下,让其继续生长成林,其余的砍掉 。以后林地的抚育方法与第1次造林 相同 , 这样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以加工桂通为主的林地每隔5~6年可砍伐1次,萌芽再生可连续十多代 。以剥皮加工企边桂或板桂为主的林地,每隔10~20 年砍伐1次,萌芽再生可连续5~7代 。待树根衰老不再萌芽时,应全部挖除,重新造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