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什么御寒 如何预防寒冷


冬季吃什么御寒 如何预防寒冷

文章插图
一、冬季御寒可以吃什么
1、饺子 。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这种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 , 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 , 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 , 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 , 这种合理营养搭配 , 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 。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 , 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
饺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葱、韭菜、萝卜等做馅 , 这些菜均偏温热性 , 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温阳作用 。一般蔬菜较多、肉类很少的饺子水分含量高 , 容易“散” , 煮食则营养素损失大 , 口感也差些 , 可以考虑水煎、蒸等方法 , 而肉类较多的带馅食品适合用来煮食 。尽量少用油煎、炸等烹调方法 , 避免额外增加脂肪摄入 。
2、馄饨 。
馄饨名自“混沌”而来 。《燕京岁时记》有“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 , 颇似天地混沌之象 , 故于冬至日食之 。”说明馄饨因形取“混沌”音 , “昔二仪未分之时 , 号曰洪源 。溟涬蒙鸿 , 如鸡子状 , 名曰混沌”(《太始经》) 。冬至吃馄饨有纪念此日一阳复生、开天辟地之意 。后世不再释其义 , 只传“冬至馄饨夏至面” 。
冬食馄饨 , 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馄饨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呢 ,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蛋白质种类齐全 , 有馅有皮 , 能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 提高了单一食物的营养价值 。
3、鸡汤 。
冬季喝鸡汤对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 鸡汤可以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 , 增加黏液分泌 , 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 , 促进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的缓解 , 还有利于体弱多病者增强抵抗力 。
炖汤主要是为了饮其汤 , 其次再食其肉 , 所以我们不提倡用高压锅炖汤 , 因为营养物质需小火长时间慢慢加热才能出来 , 而用高压锅熬制的时间短 , 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熬制鸡汤应该用砂锅 , 先大火烧开10分钟后再转小火 。在熬汤的过程中 , 尽量不要揭盖 , 揭盖容易“跑气” , 这样汤就没了原汁原味 。
4、汤圆 。
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 , 能够补养人体正气 , 吃了后会周身发热 , 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 , 最适合在冬天养生食用 。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 , 糯米粉白色 , 可养肺 , 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主题 。
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 , 有较好的健脾作用 。脾胃和健 , 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 , 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 。
5、八宝粥 。
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 。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 , 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 , 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为发挥御寒作用 , 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 , 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
要熬出又软又滑的粥泡米是第一步 , 至少浸泡30分钟让米粒吸收水分 。如果加入豆类等食材一定要单独泡水一小时以上 , 吸入水分后再煮更容易软烂也易于消化吸收 。俗话说“煮粥没有巧 , 三十六下搅” , 一是旺火时搅拌防止米粒粘锅;之后小火慢熬时搅拌米粥会让米粒搅散 , 米粥变得更加浓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