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人物有什么

我身边的小人物我们身边的小人物我身边的小人物有人说身边的小人物不值得我们学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连圣人都如此谦虚,我们凭什么先看自己眼中的小人物 。我身边的小人物摘抄400到500字并点评历史上都有哪些坏了大事的小人物?众所周知,毛泽东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为了革命,壮烈牺牲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杨开慧原本可以不用牺牲的 。是一个小人物,导致了杨开慧的遇难,让毛泽东主席痛失爱人 。这个小人物叫姚楚忠 。一、夫妻分别 。1918年,杨开慧和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确立了恋爱关系 。1920年的冬天,27岁的毛泽东主席和19岁的杨开慧结婚 。婚后,两人生育了三个孩子 。这对年轻夫妇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革命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主席去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而后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而杨开慧则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同敌人开展地下斗争 。夫妻俩就这样分别了,此时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然是两人的永诀 。杨开慧太艰难了,她在板仓与上级失去了联系,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一边坚持战斗,一边躲避敌人的追捕,坚持了整整三年的斗争 。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丈夫的情况,两人断绝了联系,音讯全无 。杨开慧非常思念和担心自己的丈夫 。1929年2月12日,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被反动派杀害,杨开慧得知消息后,心中是有些担心的 。她知道自己也是反动派的眼中钉,于是这年3月,她给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 。她坦言自己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颤慄而寂寞 。此时的杨开慧已经预感到了危险,并希望堂弟能帮忙照顾自己的三个孩子 。她在信中写道:“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 。倘若真的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于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192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主席36岁生日 。杨开慧又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 。杨开慧的信杨开慧在这两封信中既表达了自己的彷徨无助,也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的牵挂 。这一刻,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普通的母亲,更是一个柔弱的女子 。可惜的是,这两封信都没能寄出去,这个孤独的女人并没有得到一点帮助 。二、不幸被捕 。1930年,蒋介石集团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军阀集团爆发中原大战 。这给了红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红军当即决定攻打几座中心城市 。正好,当时湖南军阀何健的主力部队在衡阳一带追击张发奎、李宗仁的部队,驻守长沙的兵力只有两个旅,长沙力量空虚 。7月下旬,彭德怀元帅率红三军团、湘赣边红军独立师趁长沙守军薄弱之机,于7月25日沿萍浏进击长沙 。7月27日,彭德怀元帅渡过浏阳河,突破敌军的防线,迅速迫近长沙,战至黄昏,分由雨花亭、五里牌突入城区,于午夜完全占领长沙 。7月30日,红军在长沙组建湖南省苏维埃政府 。杨开慧得知丈夫领导的红军部队攻打长沙,便匆匆赶往长沙,希望能见到阔别多年的丈夫 。就在这时,何健得知老巢长沙被红军攻占,恼羞成怒,马上调集十五个团发动反扑,由于敌强我弱,红军被迫撤出长沙 。随后,何健对湖南境内的革命志士以及革命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捕杀 。杨开慧身份特殊,何健马上开出一千块大洋的赏金要将她捉拿归案 。等杨开慧赶到长沙后,红军已撤走,无奈之下只能返回板仓 。就是这次长沙之行,杨开慧不幸暴露了行踪,好在杨开慧因为有众人的掩护,多次躲过敌人的追捕 。1930年10月24日,这天是毛岸英8岁生日,杨开慧在回乡看望家人时,被特务跟踪 。当天晚上,化装成贩卖陶罐的小商人并在板仓一带盯梢的密探余连珊领着何键武术训练班教官、长沙县福临乡乡长范瑾熙等60多个特务,板仓的杨宅,抓走了杨开慧和毛岸英以及保姆陈玉英 。杨开慧就这样不幸被捕,被押到长沙城里的司禁湾陆军监狱署…… 何健得知消息后如获至宝,马上对杨开慧进行审讯,希望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审讯的人问杨开慧:“你犯了法晓得么?”杨开慧回答道:“我没有犯法,是何健犯了法 。” 审讯员又说,“现在你能悔过自新就无生命危险了 。” 杨开慧说:“我誓不屈服 。关于政治,各有己是,我的生命早不计较,不成功便成仁 。” 审讯员再问:“还有什么话要说没有?”杨开慧回答道:“我的话说完了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开慧始终坚贞不屈,只字不提,誓死不透露秘密和毛泽东主席的信息 。何健无计可施,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不过杨开慧身份很特殊,她不仅是毛泽东主席的妻子,也是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的女儿 。杨昌济具有较强的社会号召力,虽然他已经于1920年不幸病逝,但他在社会上有很多朋友 。其中以蔡元培、章士钊等人影响最大 。蔡元培是同盟会元老、担任过北京大学和中法大学校长、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监察院长等职; 章士钊也是同盟会元老,曾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等职 。杨开慧被抓后,轰动一时,杨开慧七舅向定前赶紧派同济青布庄店员杨振湘护送杨开慧母亲向振熙去南京,与正在南京的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找到章士钊、蔡元培等人,进行积极营救 。他们联名向蒋介石致函要求何健放人,给何健施加了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这社会名人的联名保护之下何健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没有对杨开慧使用刑具 。章士钊、蔡元培等人迫切想救出杨开慧,持续施压 。蒋介石迫于多方面的压力,拍电报到长沙,命令何健采取缓刑的措施 。何键顿时非常难办,审又审不下去,关又不好关,至于放人,好不容易抓住了杨开慧,就这么放了,这算什么事? 再说,如果放人了,就更是等于不打自招,乱抓无辜吗?何健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劝杨开慧投降,且事情如果拖久了还会有其他的变化 。何健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决定索性枪毙杨开慧,想要以此为自己开脱 。于是,他就把从南京传来的蒋介石的电报给掩盖住,另一边又叫嚣“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 而后将杨开慧斩首示众、改为“枪决、暴尸三日” 。在杀害杨开慧之前,何健故作姿态,给了杨开慧一个活着的“机会”,何键要求杨开慧发声明退党,同时解除和毛泽东的夫妻关系 。但这个自称弱者的杨开慧毅然拒绝道:“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这一刻,杨开慧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一个勇敢的革命者,一个顽强的战士,更是一个不朽的英雄!三、不幸遇难 。何健囚禁杨开慧近20天后终于忍不住下手了,斩首示众改为枪毙,而且是秘密枪毙 。为防止阴谋泄露,何健动用了自己的特务营,这些士兵都是何键从老家醴陵招募的子弟兵,专门为何健干见不得人的事 。1930年11月14日上午,钟吕潜、晏国务、谭青云、唐冬初罗国林、姚楚忠、黄正榜、帅保云等特务营4连2排几个特务,将杨开慧从位于教育坪的清乡司令部押出,由北正街到南正街,然后在学院街口的马路上停留了片刻,找来一辆黄包车,又从天心阁,绕到浏阳门外押到浏阳门外的识字岭刑场 。自始至终一声不吭、大义凛然的杨开慧用她那特有的沉默表示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 。随着监斩官晏国务一声令下,刽子手帅保云抬起了罪恶的驳壳枪,朝杨开慧的背心砰砰就是两枪,杨开慧应声扑倒在地 。杨开慧转脸瞪了帅保云一眼,帅保云低着头也看了一眼杨开慧,便将驳壳枪插到腰里,转身离开 。而后罗国林和姚楚忠给杨开慧的尸身松开绳索,紧随大队人马而去 。但帅保云没有打中要害,杨开慧并没有当场死亡 。中午,当特务们吃过饭后,监斩官晏国务接到报告称杨开慧还没死 。晏国务当即命令道:“副目姚楚忠,你去补枪!”姚楚忠带了两个士兵,提着驳壳枪直奔识字岭 。只见杨开慧匍匐在荒草地上,枯草上浸透了一大片血迹,血一直在流,似乎还有一丝气息 。杨开慧一直在挣扎,她的嘴里已啃满了泥沙,两只手深深地抠进了泥土里,地上留下了两个大坑! 但冷血的姚楚忠见此并没有半点怜悯,而是朝杨开慧举起了驳壳枪,这一枪,真正要了杨开慧的命…… 杨开慧当场牺牲,年仅29岁 。姚楚忠被捕四、百身莫赎 。事后来看,当时蒋介石并没有杀杨开慧的意思,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营救杨开慧 。如果这些特务但凡有一点怜悯之心,如果不是姚楚忠补枪,杨开慧是可以不用牺牲的,毛泽东主席是可以不痛失爱人的 。杨开慧之死,何健是罪魁祸首,姚楚忠责任也难逃其咎 。姚楚忠这个小人物改变了历史 。当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悲伤不已,悲痛欲绝的表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1946年,毛岸英返回祖国,毛泽东主席到机场接回儿子,父子重聚 。毛泽东主席第一句话便是:“你母亲临走之前,对我说了什么话吗?” 毛岸英回答道:“母亲要我告诉您,您离开后她从未背叛您,更没有背叛革命,她说她永远爱您!” 话音刚落,毛泽东主席已泪流满面 。最后说说两个凶手的结局 。新中国成立前夕,当年下令逮捕杨开慧的军阀何健,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最后于1956年病逝 。而最后补枪的姚楚忠,因为是个小兵,不能去台湾,留在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姚楚忠被逮捕,但他隐瞒了对杨开慧补枪的事实,只是被当作普通的特务关押劳改 。直到1970年才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1974年,姚楚忠在醴陵县被枪毙,此时,距离杨开慧同志英勇就义已过去了44年 。虽然是姚楚忠百死莫赎,但他伏法起码可以告慰英灵 。rr1937年8月13日的深夜,空军扬州机场值班室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的口音挺难懂,但是总算最后听明白了:命令该机场出动飞机带上炸弹,沿江追击,把顺着长江逃往上海的日本舰船全部炸掉,语气急促而又贼拉的外行 。值班军官还算聪明,没有马上张嘴就喷这个乱下命令的主,而是小心翼翼的问:您是哪位啊?电话那头还是宁波官话:蒋中正 。老蒋为何气急败坏直接把电话打到空军作战单位呢?因为他鼻子气歪了,必须做点什么来发泄一下,所以就绕过了空军指挥机关(当时还没有军种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 。注意一个时间点,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的8月9日,已经出现了两个日本兵硬闯上海机场被击毙的“虹桥事件”,两天后南京就召开了“最高国防会议”,决心在上海“先机下手” 。会议决定以张治中集团军立即扫荡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同时以沉船和水雷封锁长江的江阴水面,目的是将还在长江中上游的日本舰船全部“瓮中捉憋”,也防止上海方面的日本海军溯江来攻击南京,属于一箭双雕的做法 。海军部长陈绍宽上将领命后,遂于8月12日组织将八艘老旧军舰和二十艘征集来的民用轮船,全部凿沉于江阴要塞俯瞰下的江面,因为这里是长江江面最窄的一段 。根据1858年晚清政府跟列强签定的《天津条约》之规定,这些国家的军舰可以在中国内河游弋巡查以“保护侨民和贸易”,日本舰船正是凭借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始终活跃在长江水面 。当时在武汉还停有五艘日舰,在南京、武汉、九江、宜昌等港口也有几十艘日本货轮,如果封锁长江成功,这些舰船必然成为国民政府扣押的“人质”,作用还是蛮大的 。可惜陈绍宽和部下们白忙活了,就在海军完成沉船和布雷之前,从8月11日黄昏开始,一夜之间长江中上游的所有日本舰船全部升火逃窜,迅速通过了江阴水面撤往上海,甚至包括汉口租界的几十名海军陆战队员也跟着军舰跑了 。最高国防会议在绝密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被日本人侦知,只有一种解释:有内鬼泄密了 。这次会议的规格和密级都很高,出席者除老蒋之外,只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汪某人、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以及在宁的“军事委员会”委员等十几人,并且个个都是国民政府的大人物,普通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会议内容,那又是怎么泄密的呢?老蒋震怒之下,一边命令空军亡羊补牢,一边命令特务处戴笠限期破案 。在空军总指挥部的专业指挥下,1937年8月13日清晨,18架战机各携带500磅炸弹升空,沿江向东追击日本舰船,最终只在吴淞口外的白龙湾逮着一艘日本炮舰,于是一顿狂轰滥炸将其击沉,这也是封江计划失败后,唯一干掉的日本舰船 。而戴笠这边也开始着手破案,可是面对参会名单,他也实在是脑袋嗡嗡作响,因为那都是他惹不起的军政大员,怎么查?然而不久以后,再次发生了英国大使座车在前往上海时被日本飞机轰炸(老蒋原本打算搭车视察前线)的事件,时间是1937年8月26日 。坐悬挂英国国旗汽车的建议,是白崇禧在前一天的小范围会议上给出的,戴笠仔细分析两次会议的出席人员名单,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小人物”:行政院秘书黄浚,因为他负责了两次会议的现场记录 。说明两点历史事实,第一这个黄浚不是汪精卫的秘书,因为当时的行政院长是老蒋自兼着,尽管汪逆后来成为了汉奸,但这事跟他确实一毛钱关系没有 。第二也没有什么日本美女间谍“南云造子”,那都是杜撰出来的谍战故事,真正出手策反黄浚的是日本驻宁总领事须磨弥吉郎,这厮在南京已经呆了四年多,早就盯上了曾经留日、生活腐化的黄浚 。黄浚这一年46岁,福建人氏,年轻时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亲日 。回国后先在北洋政府混事,北伐成功后又混入南京政府的外交部做事,为人聪慧多才,史称4岁识字7岁能诗,早年就有“神童”之誉,也所以才能够被高层欣赏,成为行政院幕僚 。然而此人却是有才无德,特别追求个人享受,且收入又不能支撑开销,终于成为了日特的猎物 。戴笠怀疑上这家伙之后,派出特工实施全天候跟踪和监视,终于发现黄浚跟须磨的秘密接头地点和方式,并且拿到了相关证据(某科上说是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破案,也是不准确的),在请示完层峰之后,下手将黄浚及其也沦为汉奸间谍的儿子黄晟一起捕获,这两个家伙在特务处的手段下,很快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南京沦陷之前被双双处决 。说黄浚这个小人物坏了大事,不是因为他泄露消息让日本舰船跑路(只扣下两艘比较笨的货轮),也不是因为几十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员漏网,而是这个家伙把最高国防会议的全部内容都告诉了须磨,后者则直接电告了东京 。其中最重要的,是张治中所部准备扫荡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情报 。因此日本人提早有了防备,虹口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楼及周围抢先进行了加固和布防,让第87师、第88师的突袭变成了强攻,最终功败垂成 。由于没能尽快消灭那4000多名日本海军陆战队,且日本陆军也立即闻讯派兵增援,从而让中国军队从淞沪会战的一开始就陷入被动,汉奸着实可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