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网怎么捕鱼( 二 )


东北的夏天也可捕鱼,但渔民一般不在这个季节撤网捕鱼 。一是因为夏天空气潮湿,容易烂网;二是因为鱼的繁殖期多在夏天 , 所以渔民自然不捕 。
秋天的鱼鲜肥,是捕鱼的好季节 , 但要选好鱼种和方位 。民间有”秋打插江鱼,冬打稳水鱼”之说 。
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东北捕鱼的黄金季节到来了 。历代冬季东北民间捕鱼都十分兴旺 , 捕捞方式多为打冰洞,也叫打“冬网”,还有用“搅拉网子”或钓网拉拖的 。
捕鱼工具
北方捕捞鱼的工具有叉、钩、网、船等几种 。叉是用铁制作的有三个又尖的扁平用具,中间的又尖上有四个倒须钩 , 两侧的叉尖上有三个倒须钩 。叉把有长有短,把为木制,杆细滑,有的短把叉带条绳索做挽手 。
叉鱼可在白日或黑夜进行 。白天,有经验的又鱼手选择有水草的甩湾子和深水流,根据水浪和水里冒出的各种水泡,来判断鱼的种类、大小、走向、深浅,然后果断飞叉,百发百中 。黑夜,又鱼则需要两到三人协力配合 。一人掌舵,一人点火把 , 一人叉鱼 。点火把的人蹲在木排上,用火把的亮光引诱鱼上?。?叉鱼的人看准了即可投叉 。
钓多是在夏天使用 。春秋季气温偏低,东北江河中的鱼儿不爱咬钩 。只有在夏天,温度较高鱼儿才上钩 。由于水域、鱼种的不同,渔民使用的钩也有多种 。
白天有白天的钩,晚上有“夜钩”;大鱼有大钩 , 小鱼有小钩 。东北渔民常用的钩有二鳇鱼钩、厥达钩、曲蟮钩、浪当钩、蹁花钩、毛毛钩、战齿子钩、甩钩、卧钩、鲶鱼钩等 。
东北渔民挂在鱼钩上的鱼食,多喜用蚂蚌、虫子、蛐蛇(蚯蚓)、蛤蟆等,这几种鱼食是鱼儿最喜爱吃的东西 。
东北的江河中有一种大黑鱼,捕这种鱼要用“懒钩” 。这种钩用硬钢条制成,抗拉抗拖 。懒钩的杆子要牢牢地插在岸边的树根处,防止黑鱼把杆拉走 。下完钩后,渔民回去睡觉,待第二天早上才起钩 , 所以叫“懒钩” 。
东北渔民捕鱼用的网的种类很多,有大拉子、小拉子,民间称“底网”;旋网是专门用来捕小鱼虾的:拖网,俗称“丝挂子”、袖网、穿龙网等 。总之,要根据水的情况、鱼的情况和地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网 。
鱼罩也是一种捕鱼工具,俗称“鱼屋子”,多在水泡子里使用 。它是用粗细均匀的柳条,围编成下粗上细的圆筒,用直径一尺多的脚框做圈,用烨树皮和薄铁皮做囤底,上盖马尾纱,纱上开匾孔,把炒熟的谷糠做成饼,放在囤内 。把鱼罩放在河边水中,专捕小鱼[2] 。
习俗
地处东北长白山区的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及流经东北平原的黑龙江、牡丹江、乌苏里江,因水利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有关捕鱼这一行当的故事、传说、信仰和习俗,十分的悠久和丰富 。
东北渔业源远流长 。早在40000 年—70000 年间,松花江畔就生活着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远古人类 。据榆树县周家油坊和安图县明月镇石门山“安图人”洞穴的原始遗存证明,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原始先民,已学会使用石片、兽骨打制简易工具来猎取动物及捕捞鱼虾 。在永吉县星星哨和扶余县长岗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中,也发现有骨制鱼钩和网坠等物,这说明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用原始渔具捕鱼了 。
当年 , 在东北古民族契丹国兴盛时期,国王曾召集群臣在松花江冰面上,以凿孔捕鱼来作乐 。招待远方客人的方法则更为有趣 。契丹国如在冬季有贵客来临 , 就把帐篷搭在冰面上,在帐篷里用铁器将冰面磨?。?主人陪客人观看鱼儿在冰下的水中游动而取乐 。到了吃饭的时辰,再将冰面击破,让鱼儿跃出冰面,现捕现吃,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