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是养虾还是瞎养 虾黑腮怎么治疗( 三 )


二氧化氯对兰寿有什么作用?二氧化氯对鱼没有危害 。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药剂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甲鱼、蛙类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 。对鲤、草、鳗、罗非鱼等的赤皮、烂腮、肠炎、烂尾、水霉病等;虾类病毒病、黑鳃、白毛病等;蟹类烂腮、 水肿、上岸症等;甲鱼腐皮病、红、白底板病、出血病等;蛙类的皮肤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独特功效 , 并能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对虾在塘里转圈是怎么回事?养殖对虾,对虾在水塘里打转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这叫“游塘” 。许多情况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一、正常行为
1、识别环境 。刚放进新池塘的白对虾,为识别新的环境,占据有利位置,一般会出现“巡塘”现象 。这是动物识别新环境的正常行为 。一般几个小时后,即可安静,不再出现大量对虾“巡塘”现象 。
2、投饵不足 。表现为对虾成群结队地进行有规律的绕塘洄游,可以观察到游塘虾的胃是半空或者是空的,肠道里没有食物 。当往塘边投些饵料,即有许多虾停下摄食 。
此现象在虾苗下塘至3~4 cm之前很少见 , 而当对虾体长长至4~5 cm之后较易出现 。
3、晚上游塘 。傍晚时分或是夜晚 , 健康的虾在水面追逐水面的蚊虫卵吃 。
4、习惯性游塘 。主要表现为每逢初一和十五,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时 , 对虾会随着潮汐的变化规律而活动频繁,形成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习惯性游塘,同时出现游塘蜕壳现象 。
二、水质恶化
1、缺氧“浮头” 。当水体中溶解氧不足时,对虾便会成群结队地浮游到溶解氧较多的上层水面呼吸氧气,此种现象为缺氧游塘(俗称浮头) 。
缺氧游塘现象在高密度精养虾池中较常见,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随着对虾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残饵及粪便不断积聚,池水进一步恶化 , 生物和化学耗氧量不断增加,极易出现水体缺氧而引起对虾游塘 。
在养殖过程中,当池水的透明度小于20cm或者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吃光了浮游植物而使水的透明度大于l00cm时 , 或水质败坏、水色白浊时,或当水温高、低气压、连续阴雨天、夜间闷热无风等天气时,均较易引起缺氧游塘 。
游塘一般发生在半夜或清晨,有时也会上半夜开始 , 甚至发生在白天 。如果对虾缺氧游塘(浮头)时间过长,则会窒息死亡 。因此发现对虾浮头游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
2、底质恶化 。在池底有机沉淀物过多,严重受污染 , 产生大量有害的亚硝酸盐、氨氮等含氮化合物及硫化氢时,虾为回避恶劣的底质环境而游到水的中上层来,此时往往伴随着缺氧 。此种情况下虾也是成群结队地在水的中上层游动 。
3、自然条件突然改变 。高温、寒潮、暴雨、暴风、台风过后,会造成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发生骤然变化(如溶氧、水温、pH值、总碱度、水质分层等突变),池底污泥泛起,氨氮、硫化氢等毒害因子含量增大,池内藻类大量死亡,池水突然变清,或虾塘浮游生物组成发生变化(即“转水"),水质恶化 。
对虾对突然而来的压力难以承受,会发生突然的“应激反应”,当环境压力超过了对虾适应能力,使对虾产生“紧迫”感,干扰对虾正常生理机能,使对虾某些内分泌酶活性受到抑制 , 导致大量能量被消耗 , 对虾机体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对虾游塘 。此时,虾池病原极易激活增殖,同时又降低了虾体的防御能力 , 为病原提供了乘虚而入之机,极易诱发虾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