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保守治疗康复后又不排便 硝黄散是什么( 五 )


[诊断与防治]
参照血矛线虫病 。
羊常见传染病1.羊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症 。
[症状]
本病常不表现症状 , 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 。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 。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 。公羊表现荤丸炎,辜丸上缩 , 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 , 失去配种能力 。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
[防治]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 疫 。①定期检疫 。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 。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 。对检出的阳性羊 要捕杀处理 , 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②免疫接种 。当年新生羔 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用“猪2号弱毒活菌苗”饮服或注射 。羊 不分大小每只饮服500亿活菌 。疫苗注射,每只羊25亿菌,肌 肉注射 。
2.羊炭疽
炭疽是一种人和多种家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 病 。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 , 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呈 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
[症状与病变]
多为最急性,体温42℃以上,突然发病 , 患 羊昏迷,眩晕 , 摇摆,倒地,呼吸困难,结膜发绍,全身战栗 , 磨 牙,口、鼻流出白色泡沫,肛门、阴门流出血液,且不易凝固,呼吸 加快 , 心跳加速,粘膜发组,后期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数小时 内即死亡 。剖检外观可见尸体迅速腐败 , 极度膨胀,天然孔流 血,血液呈暗红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可视粘膜发组或有筋状 出血,尸僵不全 。对死于炭疽的羊严禁解剖 。
[治疗]
必须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治疗 。
①血清疗法 。患 病后立 Bp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50毫升一120毫升,12小 时后如体温不下降,再注射一次 。
②药物治疗 。青霉索肌肉注 射,大羊160万单位一240万单位 , 小羊80万单位一160万单 位,每6小时一次 。
③10%磺胺嚼睫钠注射,第一次30毫升一40毫升,每隔8小时注射20毫升一30毫升 。
④也可酌情选用 土霉索、四环索、链霉索等 。
3.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 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 房等处皮肤上发生水疱和烂斑 。
[症状与病变]
病羊口腔粘膜上可见水疱、烂斑和弥漫性 炎症变化,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爱吃食或完全废绝,在放 牧中可见病羊瘸腿掉群或卧地不起 。个别情况下发生死亡 。羔 羊多为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 。剖检在食道和前胃粘膜上有水疱、烂斑和痂块 。真胃及肠粘膜 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 。死于急性心肌炎的羔羊,可在左心室壁 和中膈心肌切面上见到黄白相间的条纹或斑点(“虎斑心”病 变) 。
[诊断]
根据症状、流行特点可作初步诊断 。为鉴定病毒 型,可取水疤皮或水疤液置50%甘油生理盐水中,或采取恢复 期血清 , 迅速送有关部门鉴定 。
4.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传 染病 。羔羊多为群发,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 溃疡和结成统状厚疯为特征 。养羊国家均有本病报道 , 我国也 有报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