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养虾技术 河虾为什么退壳( 二 )


小虾为什么退皮?虾脱皮是生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详细原因如下 。虾是通过蜕壳实现生长的,蜕壳后的新体壳于12-24小时后硬化 。蜕皮分长蜕皮和生殖蜕皮两种,幼虾脱离母体后 , 很快进入第1次蜕皮,换上柔软多皱的新皮 , 并迅速吸水增长,此乃生长蜕皮,由幼体到成体共蜕皮11次 。雌虾性成熟后便开始生殖蜕皮,以后每次交配产卵前都要进行生殖蜕皮 。
河虾野生繁殖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与清理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一般在池底挖十字型的集虾沟,宽70~80厘米,深30~40厘米,以备秋后河虾收获时让虾集于沟内 , 便于捞捡 。
2、施肥培饵
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
3、虾苗放养
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 。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 。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
4、饵料投喂
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 。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 。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 , 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
5、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 。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 , 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同时 , 15~20天时 , 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
6、收捕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 。
总的来说 ,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
小虾蜕皮是怎么回事?据悉河虾会周期性脱壳 。河虾脱壳原因:为满足河虾长大需求而进行的脱壳 , 一般新壳长好后河虾会有明显的体型变化;受到外界刺激,比如水质变化以及温度变化等而导致的应激性脱壳;更新性脱壳,河虾褪去旧壳换上新壳,一般不会发生体型上的变化 。
放水后龙虾往岸上爬怎么办?首先感谢邀请,我想搞明白一个问题 , 您说的放水后龙虾往岸上爬是具体指什么意思,这可能和部分地区的方言有关系,我想我可以有以下三种理解:
1.龙虾塘加注新水以后 , 龙虾往岸上爬;
2.龙虾塘排水水位降低以后,龙虾往岸上爬;
3.虾塘放入龙虾虾苗或种虾以后,龙虾往岸上爬 。
虽然不知道您具体问的哪种情况,但是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根据我所掌握的知识解释下以上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的!水位加高以后,龙虾会有不适感,会往习惯的水位移动,反应严重可能会爬上岸来!此时,应该注意龙虾的应激性脱壳!适当补充葡萄糖钙镁,以及抗应激多维等来缓解应激反应!
第二种情况,有可能是应激反应,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水体溶氧不足造成的,由于水的减少,龙虾等耗氧单位包括底泥相对密度提高,水体溶氧不足,龙虾有一个特性 , 可以短时间内利用空气中的氧,爬边也就是一个正常反应!此时,需要养殖户朋友及时增加水体溶氧 , 使用部分增氧型底改,并及时恢复合理水位!做好肥水调水工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