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应该如何养生 大雪节气吃什么好


大雪节气应该如何养生 大雪节气吃什么好

文章插图
一、大雪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 。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 。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冬小麦已停止生长 。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 。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 。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 。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
大雪时节如何养生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
1、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 。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 。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 。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 。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
大雪饮食养生:以补阳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 。
(1)面红、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 。
(2)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怀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
(3)大雪节气推荐食谱:枸杞肉丝,可以滋阴补血,滋肝补肾 。这是药食合用,阴阳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 。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
2013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此时,阴气已盛、阳气衰微,代表着开始进入最寒冷的严冬 。除了要保暖防寒外,还要合理进补、多运动、早睡迟起才能助健康 。
防寒保暖护好颈肩胸
大雪节气,冷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将寒气带给身体,从而引起嗓子疼、发炎等 。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脚都要注意保暖 。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 。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