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保有量的新思考 汽车保有量的影响因素( 二 )


物不能尽其用,就是一种浪费 。私家车占着空间,耗着财产,己成为高消费不保值的奢侈品 。只能给人们的虚荣心撑门面,越来越失去实际意义 。所以很多人开始反思机动车保有的必要性了 。
这种良知的反思是多么重要的信号啊,可惜还看不到政府引导的信号,还沉浸在获得汽车利益的快乐中 。
观念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转变 。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到底需不需要拥有私家车?怎么使用私家车?有没有更合理?更经济,更便捷的方式替代私家车?没有私家车,我们还能不能享受到驾驶乐趣?
从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真正节约型社会,或要从私家车保有量变革开始了 。
而从更长远看,北京的交通出路在于形成快捷方便、绿色的交通格局,这个目标一定是以减少燃油车,减少私家车,发达的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为代表的 。政府应尽快从产业政策上作出规划和导向,在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公布在2035年前后停产汽油车的时候,尽快公布我国停产燃油车时间表,跟上世界的步伐 。而降低机动车保有量,特别是限制燃油车发展应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了,而且显的相当紧迫,可现在看不到政府有力的作为 。
城市的快捷绿色出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交通模式呢?还是靠我们大力发展汽车吗?汽车的使用会在将来的交通格局中发生重大改变吗?
这一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重要的是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需要高端的顶层设计 。
北京应尝试研究以下政策导向:
1、大力宣传理性占有汽车,提倡科学经济合理的使用汽车 。
2、对燃油车增长进行限制,逐年减少燃油车指标,尽快公布在全面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时间表 。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优化细化乘车环境 。
4、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方式特别是大力发展低速电动车和相关配套的小区电动通勤车 。
5、大力发展汽车租赁业,解决人们远行除公交外的出行选择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居民把手中的燃油车置换成电动汽车或低速电动车,或收购居民手中的末达报废年限的在用燃油车改为出租,鼓励居民将手中的燃油车转交出租业 。形成居家或短途以公交配低速电动车为主,远行以公交和租赁机动车为主,在交通综合配套大改革中,形成居民个人不养车的氛围和模式 。
如果实现以上措施,北京的燃油机动车保有量会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会大大改观 。居民在降低养车成本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公共交通和租凭业带来的便利 。小型低速电动车的配套更会大大方便老年人和居家出行 。最终将形成便捷绿色的交通格局 。
在这种格局下,居民家庭养车的动力将下降,社会机动车保有总量将下降,公共交通更加发达,交通才真正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
这种格局也许有人认为是玩笑 。不发展机动车,国家税收哪里找?围绕燃油车巨大的产业链如何消化?
但如果你站在人类发展的总体上看,站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上看,交通绿色和安全快捷总是第一位的,发展总要用新的模式来取代旧的模式,虽然这种转变可能一时是痛苦的基至是曲折的,但新的生产方式总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
只可惜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想这么远,只顾到眼前利益罢了 。汽车就好比一座围城,没有拥有的人想进来,已经拥有的人却想退出了 。人们的交通方式也需要顶层设计 。节约环保型社会,从合理的汽车保有量做起己是当然之意 。
降低机动车私人保有量总比私人拥有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带来的风险要安全绿色的多 。政府抓住机动车使用率下降的现象抓紧顶层设计并有所作为,一定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来之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