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有哪些价值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有哪些价值

文章插图
一、栀子的形态特征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 。叶对生,或为3枚轮生,革质,稀为纸质,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 。
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 。
二、栀子的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以春播为好 。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立春至雨水) 。选取饱满、色深红的果实,挖出种子,于水中搓散,捞取下沉的种子,晾去水份;随即与细土或草木灰拌匀,条播于畦沟内,盖以细土,再覆盖稻草;发芽后除去稻草,经常除草,如苗过密,应陆续匀苗,保持株距10-13cm 。幼苗培育1-2年,高30余厘米,即可定植 。
扦插繁殖
扦插期秋季9月下旬至1O月下旬,春季2月中下旬 。剪取生长2-3年的枝条,摈节剪成长17-20cm的插穗 。插时稍微倾斜,上端留一节露出地面 。约一年后即可移植 。
定植
2-3月间定植,按株距1.2-2m,作好直径50cm,深30cm的穴,并用堆肥10kg与细土拌匀作基肥 。每穴栽苗1株 。
水插法
虽然繁殖栀子的方法有多种,但最简便快捷的是漂浮的水插法,首先找泡沫板一块,并往上打孔,将栀子当年半熟枝剪下,插入泡沫板的孔中,然后将泡沫板放入装满水的桶中,将桶放在既能让漂板穗条遮阴,又能让阳光照射水桶的环境,将水温控制在18℃-25℃之间,栀子一星期即能长出3厘米以上的根 。此方法扦插栀子,成活率为100% 。
三、栀子的一些价值
古代染料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还有藏红花素等,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 。《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 。”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 。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染中醋的用量 。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工艺简单,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 。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黄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
因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记 。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的记载 。
染色方法:新鲜的栀子果,捏碎泡水3小时,过滤,即可取染液 。干栀子果,放入热水浸泡一夜,泡软后将果实剥开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续煮30分,熄火,过滤取第一次染液;可重复煎煮取3~4次染液 。
四、栀子的功效及作用
1. 利胆退黄: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并能明显减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 。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 。
2.促进胰腺分泌: 栀子去羟栀子苷有促进胰腺分泌并有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并能增加胰胆流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