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感冒的类型 如何防治秋季感冒


秋季感冒的类型 如何防治秋季感冒

文章插图
一、秋季感冒多为风寒和风热感冒立秋后,早晚温差增大,感冒发烧的人多了起来 。中医指出,秋季感冒多为风寒和风热感冒 。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是因为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风邪为主,在气候反常、冷暖失调、人体抵抗力不足时,风邪就可能兴风作浪 。病情较轻的感冒一般统称为“伤风” 。除了风邪,寒、热、湿、暑等外邪还常会与风邪相挟侵犯人体,使感冒的症状多变 。天凉以后,风寒和风热感冒是最常见的两类 。
风寒感冒 。外邪侵犯人体,通常是从皮毛、口鼻,再到肺卫 。寒邪侵及体表,人们常会畏寒,想多穿衣服 。另外,打喷嚏、流清鼻涕、咽喉痒,也是风寒感冒常见的早期表现 。寒邪有“收引”的特性,侵犯人体,还会有无汗、头痛,甚至四肢酸痛等表现 。外邪来犯,人体鼓动“正气”与之抗衡,就会发热 。因此,风寒感冒时,人们会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明显感到怕冷,另一方面身体却还会在发热 。而当伤及肺时,就会咳嗽、咯痰,风寒感冒时痰液多为清稀的白痰 。
针对风寒袭表的病症状态,用药以辛温解表、宣肺止咳为主,再根据主要的伴随症状选药 。
在中成药中,感冒初起,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头痛明显的,可选用川芎茶调冲剂;以头痛、四肢酸痛、周身不适为主的,可用九味羌活冲剂;发热头痛明显,可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咳嗽有痰的,可用荆防冲剂 。
风热感冒 。与风寒不同,风热相挟袭表时,毛孔是开放的,因此人体会发热、出汗、怕风 。还会有咽喉红肿疼痛、口感微渴、咳嗽、痰液黏稠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刚感冒时表现为“风寒”的人,经过3—5天,寒邪可能“化热”而表现出风热感冒的症状,这时治疗就得进行相应的调整 。
风热感冒时,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可选用银翘解毒片(丸等)、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发热不重而以咳嗽为主的,可选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发热明显,可选柴胡口服液等;发热、咳嗽、咽痛的,可选双黄连口服液等 。另外,板蓝根冲剂也可作为风热感冒的预防用药 。
知道了秋季感冒多为风寒和风热感冒,感冒虽为常见病,但若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并伴胸痛,或迁延1周以上仍不见好转,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警惕继发肺炎,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
二、秋季感冒如何用药风寒感冒
受了风寒,会怕冷明显(这种冷的特征是自觉发冷,加衣盖被也不缓解),同时还伴有鼻塞、流清鼻涕,全身感觉不适,摸摸身上,一般没有汗出 。如果有咳嗽,痰是白色的,容易咳出 。
1、感冒清热颗粒
是临床应用多年的有效验方,以解表散寒药为主,含有解肌清散伏热药,又增加了生津、利咽、止咳药,所以治疗风寒感冒的症状较为全面 。感冒初起时及时服用,效果尤佳 。
2、感冒软胶囊
当归、川芎,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黄芩、桔梗、薄荷,有清热利咽功效 。故本品对风寒感冒中骨节酸痛明显、伴有咽喉肿痛热象的效果较好 。
3、感冒清热软胶囊
内含荆荠穗、薄荷、防风、柴胡等,对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咽痛、四肢酸麻无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
风热感冒
受了风热,会出现发热甚至高热,有汗出,有些怕风,嗓子干疼,没有鼻涕或流黄浊涕,咳黄色痰 。
4、抗病毒口服液
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作用 。有较强的清泻肺热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有高热、咽痛等表现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