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里有地径3公分的枫香苗( 六 )


十、陋室
第二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山市和县:即位于县城内
如果开列一个历代名人与安徽的单子,相信一张A4纸是写不下的 。即便物换星移,斯人已去,总还能有一些线索留下供后人追寻凭吊 。江北小城和县城内的陋室,大概是最不应该被埋没的一处:哪个中国人没在中学时代就把刘禹锡的《陋室铭》背得滚瓜烂熟呢,然而再去一查陋室在何处的人却怕是寥寥 。刘禹锡长庆四年(824)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时所建居室虽已不存,但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在旧址重建陋室九间,后世又屡有修缮,因而今人仍能在此想象如何“苔痕上阶绿” , 哪般“草色入帘青” 。
李清照为什么说他素无分香卖履之意?从起初的爱慕到最后“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是婚姻自“昏”到“原来如此”的真相大白的过程 。
婚姻前期:被岁月静好冲昏了头脑李清照出生于文人士大夫之家,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其母亦很有文学修养,家里藏书颇丰 , 加上她自幼聪慧,才华过人,因而“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十六岁时,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使得“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
赵明诚早就仰慕李清照的诗词才情,一场有着“中国情人节”之称的元宵节为他提供了结识李清照的契机,二人邂逅在花灯之下,“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调喷薄而出 。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倾心 , 再见二人已是相携相伴的夫妻 。
赵、李虽为官二代,然“赵、李族寒,素贫俭”,因此太学生赵明诚每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常常典当衣物换钱到相国寺购买碑文、果实,虽生活拮据,但他们乐在其中,“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
之后尽管李格非因政治风波革职返乡,李清照受到株连,随后还乡与丈夫分离 , 但二人的感情未受影响,大有“小别胜新婚”之概 。
在此期间,李清照用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抒发了与夫君分居两地的愁情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写出了赵、李彼此的思念;“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相思之浓郁,久久挥之不去 。
再后来,赵明诚一家也因政治灾难在京师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赵、李在青州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整理古籍之余,以“赌书泼茶”取乐,以至李清照直呼“甘心老是乡矣”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岁月静好的婚姻至此“戛然而止”,之后的战争和战火下的颠沛流离见证了婚姻的阴暗面 。
婚姻后期:在山河破碎里认清婚姻婚姻不仅是花前月下,郎情妾意,还有在现实面前的考验 。
1121年 , 李清照赴莱州探望任莱州知州的赵明诚,彼时赵明诚忙于应酬 , 无暇顾她,因此李清照在“寒窗败几无书史”的小室里写下了《感怀》一诗 ,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道出李清照受冷落之感 。二人之间的琴瑟和弦、你侬我侬成为不可触摸的曾经 。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 。辗转流离间,赵、李打算卜居赣水上 。哪知是年五月,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于是李清照暂居池阳,赵明诚独自一人前去赴召 。
是日,只见赵明诚“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俨然成竹在胸、要大干一场的模样,丝毫没有流露出惦念妻子而不舍的神情 。当李清照问他如果突发战争该要怎样,赵明诚戟手回复道:“跟着众人走,如若万不得已 , 先扔掉包裹箱笼,再扔掉衣服被褥,然后再扔掉书册卷轴和古董 , 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不能扔,要和自身共存亡,别忘啦!”遂驰马而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