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冲氧 养虾溶氧多少

养虾溶氧多少,暖棚养殖金刚虾技术?一、温室大棚的建设
建设养虾用的温室大棚,首先要坚固、抗风性好这是最基本的 , 同时还要注意通风 。带虾盖棚时要注意有个过渡 , 不能全盖上,一般要求每天盖1/4 , 盖完顶部2~3天才封闭保温棚两边的薄膜 。盖棚前后应泼洒降解灵和高稳C , 同时增加对虾的营养 , 保持较好的体质,减少应激 。同时要增加增氧设备,以保证水中的氧气供应 。
二、 虾塘清理
虾塘是虾的生存环境,必须干净卫生,否则会滋生病菌 , 使虾染病 , 损失产量,所以要对虾塘进行消毒处理,首先要进行冲洗,把塘底的一些杂物、腐殖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晒塘,晒到泥土龟裂,再进行生物清塘,放水10~20厘米深,再洒上黑金神1kg(经活化)或利生素等微生物,经半个月左右,池塘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降解,最后要对池塘进行消毒,进水10~20厘米 , 酸性池底 , 每亩施用生石灰100~200kg;其他池底,施用漂白粉每亩5~10kg或菌毒清2号每亩200~250ml 。
?
水产养殖温室
三、 虾苗的选择和放养
选择规格整齐,体色青灰透明,胃肠饱满,体表完整、光洁,反应敏捷有活力,体长1厘米左右的虾苗 。测量虾苗场出池盐度和温度,并使之与池塘相约(盐度一般不偏差2‰,温度一般不偏差2℃) 。试水24小时(清毒塘后10天左右),成活率要在90%以上;放苗前一天或2小时前,用应激宁、高稳C或速安加葡萄糖泼洒,可增强虾苗的适应能力,减少应激、提高放苗成活率 。开足增氧机,溶氧在5mg/L以上;放苗时,只须开1台增氧机,保持水体轻微的流动,有利于虾苗的扩散 。一次性放足苗,5~7万尾/亩 。
养虾需要24小时冲氧吗?需要密度大的话,需要打氧气,密度小则不需要 。养虾的办法如下:
1、抓清淤除野 。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 , 有毒物质增多 , 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 , 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 , 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 。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 。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 。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
3、抓调节水质 。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 。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 。养成中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 。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 。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 , 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
4、抓合理投饵 。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 。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 。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 。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 。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
5、抓防止浮头 。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 , 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 。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 。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 。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
6、抓虾贝、鱼混养 。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加虾池效益 。
养虾池水太绿怎么办?强答一波 。水绿基本上无法通过添加滤材来解决 。因为水绿是由于水中浮游藻类过多而使水呈现绿色 。所以题主的问题应该是在于如何除绿水,而不是滤材搭配 。那么绿水的成因主要有:
1.水族箱内的水受到了阳光照射 。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把水族箱挪个地儿或者遮光 。所以一般建议不要把水族箱放在窗户附近 。不然你再卖力的除藻也会败在太阳公公耀眼的光芒下 。
2.灯光强度太强或者开灯时间太长 。一般一升水分到0.5~1W左右的灯光,照射时间一般为6~8个小时 。题主根据自己缸的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
3.水体富营养化 。如果养鱼 , 可能是因为平常饲料喂太多 , 而鱼只没有吃完 , 又久不换水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解决方法是适当投喂,8~10分钟后将鱼只没有吃完的饲料捞掉,换水至少一星期换1/3基本就能解决问题了 。如果养水草,可能水草泥肥料过多,又或者自己添加肥料太多 。解决方法就是停止添加肥料加换水,换水频率同上 。(好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 快换水吧快换水吧快换水吧)
4.水草缸内CO2量忽大忽小 。(虽然你是鱼缸,不存在这种可能,但是万一你以后玩水草呢,所以我还是要讲一下)CO2忽大忽小也很好解决,买个质量稍好的带电磁阀的减压阀 , 省心又舒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养不好水草啦 。
但是问题来了,除了预防和换水,我现在立刻马上就想将这些绿水除掉改怎么办呢?答案是换水+绿水除净剂 。毕竟你一次也只能换1/3,所以剩下的藻类就要靠药物来杀死啦 。市场上售卖的好一点的绿水除净剂对鱼只伤害不大,可以放心使用 。但是一定注意使用的时候要增强打氧 。因为在除藻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中的氧气,如果不增加溶氧,鱼可能没被药毒死,却窒息而死了 。那就真的非常委屈了 。
就到这里 , 散会 。
(还是忍不住再说一句,你的滤材有棉和陶瓷环,其实我觉得差不多了,前提是你的棉和陶瓷环质量和数量都够,脏了要记得清洗和更换 , 其它滤材按需要再添加就可以了 嗯,就酱)
虾塘水面黄色藻是什么藻?虾池中常发生绿色、黄色、棕色、红色、浑浊及其混合的水色,现分析如下:
1. 绿色水质:可细分为草绿、棕绿、绿、深绿(暗绿)及蓝绿等,通常绿色较为稳定 。草绿色水应是绿藻为优势种 。棕绿色水根据水色明暗而定 , 约分为绿藻与硅藻、绿藻和甲藻或蓝藻和硅藻、蓝藻和甲藻混合的藻相,其中以绿藻和硅藻混合较好 。其余三种则是水质富营养化、池底老化的信息 。绿色水也视其光泽明暗可能是绿藻、蓝藻或两者混合 。深绿色和蓝绿色则是蓝藻为优势种,也是水质富营养化及池底老化的指标 。
2. 红棕色水质:依其明暗可细分为红棕(茶褐)、棕、暗棕(酱油色)等系列,前两者为硅藻水色,在精养虾池有一定的水流时较为稳定,是养虾理想的水质 。后者则叫“赤潮”水色,由甲藻、涡鞭毛藻等所组成,是水质与底质极度恶化的指标 。
3. 黄色水质:以金黄藻为优势种 , 俗称“黄酸水”,是不良的水色,春秋多见 。
4. 白浊水质:以浮游动物为主,亦属不良水质 。
5. 浑浊水质:可细分为有机碎屑及泥浆浊水,其判断可根据昼夜溶氧的变化来决定 , 若是溶氧都偏低,则为有机碎屑混浊,是不良水 。若是早晚溶氧变化不大,且都在4-10mg/L之间,则为泥浆浑浊水 , 是良好的养虾水质 。
冬季虾塘如何保暖?冬季保暖与通风换气是一对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持大棚内温度 , 对冬季水产养殖来说,非常重要 。对养虾生产来说,那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但是,保暖就有可能以失去大量新鲜空气为代价,有可能造成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不足问题 。
目前采取的保暖办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单纯加盖塑料大棚
1、单棚:江苏小温棚、南方冬棚 。
实际上这种模式,就是在原有的土塘上面,加盖塑料大棚,获得自然状态下的保温效果 。基本上是在蔬菜塑料大棚的启发下,形成的水产养殖越冬模式 。
以江苏如东为代表的“小温棚” , 由于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生产效果 , 受到包括山东在内的一些区域的白对虾养殖者的推崇 。其主要优点是:水体小、受外界风雨气候影响小、可进行多种人工干预 。在国内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上,“江苏如东小温棚模式”居前列 。
两广、海南、福建等 , 冬季水产养殖多采用塑料大棚模式,一般是根据自然塘口面积,加盖塑料大棚 。这种棚的优点与小温棚相似 。一般这种棚的面积较大,一个大棚的水面面积多在2亩以上 。
这两种模式,只是因地域不同,采用的形式上有所差异 。在基本原理上,都还是利用自然保温 。即白天日照,增加棚内、养殖水体的温度;晚上利用塑料大棚,尽量减少棚内及养殖水体的温度损失 。还有点“看天吃饭”的味道 。出现连续阴雨天,棚内、养殖水体的温度也难以提升 。
2、双层棚: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内部再加一层塑料膜,利用空气隔温的原理进行保温 。但是这种棚同样也会减弱透光度,棚内升温的速度要比前一种“单棚膜”的慢 。
由于这种模式费工、费力、费钱,棚内空间变小 , 操作不方便,所以采用的人不多 。
单纯加盖塑料大棚,是目前冬季水产养殖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保暖效果比较好,遮风挡雨,减少了不利自然气候对养殖的影响 。
一般来说,在两广及海南,加盖冬棚,可以实现白对虾等冬季“正常养殖” , 成功率也较高 。在江浙、上海等地,一般加盖塑料大棚可坚持到1月中下旬 , 个别的可以坚持到春节前卖虾 。
二、加盖大棚 + 供暖措施
1、地下水加温:在有地热资源的地方 , 抽取地下水 。
这种模式采用塑料大棚、工厂化车间等保温,利用地热资源加温 , 保持适当的水温 。
利用地热资源 , 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使用地下热水;二是利用地热资源作为加温、保温等用 。
需要注意的是 , 如果直接加入到养殖水体中,需要检测地下水水质,并且人工调水 。由于地下水中菌、藻等缺乏,需要在使用前、或使用中不断补充 , 以保证正常养殖的需要 。
2、锅炉或电加温:利用外源性加热方法,提高养殖水体水温及保温,简单地说就是供暖 。
这种模式由于成本的关系 , 仅在小面积上使用,大面积推广可能有问题 。
目前使用的范围:一是春季标粗苗池;二是利用春季的标粗池,冬季延长一段上市时间 。
春季标粗:主要是为了提早饲养,争取提早上市 。在江苏如东,一般在每年春季后即开始烧锅炉,标粗苗,俗称“锅炉苗” 。采用管道加热塘水的方法,使水温保持在20度以上 。一般“锅炉苗”比普通“直放苗”提早一个月左右 。这样,在一般不烧锅炉的小温棚适宜放苗时,虾苗已标粗到700头左右 。这样的虾苗,再分苗到普通的养殖池中,继续养殖50~60天即可上市 。
这种模式在其它地区比较少见,但在江苏如东小温棚养虾模式中却普遍采用 。一般一个标粗池可一次标粗6~10个养成池的虾苗 。装一个小锅炉 , 带6~10张标粗池是可以的 。锅炉采用普通压力的暖水锅炉,危险性较小 。
冬季保虾:仍然是在江苏如东多见 。主要是利用原有的标粗池,在12月以后开始烧锅炉,保持适宜的水温 。这时一般虾已经长到40头以内,所以主要的目标是保持虾不会因低温死亡,缓慢生长即可 。主要是为了等到春季前上市 , 卖个好价钱 。这个时候,只要有活虾,就能卖出好价钱 。
三、工厂化养殖
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技术,高密度、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 。当然,也会伴随着高风险 。
事实上,这种模式不单单是解决保温的问题,还要解决降温的问题 。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降低自然环境与气候对养虾生产的影响 。
【24小时冲氧 养虾溶氧多少】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